首页 > 2018第9期 > 规划师论坛 > 经济地理视角下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思考
规划师论坛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经济地理视角下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思考

葛春晖,张振广   2018-10-09 15:24:13
 

[摘 要]武汉城市圈提出了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大都市圈的发展设想,但至今仍然存在着非核心功能难以疏解、人口经济产业不断向心集聚、外围城市培育不足与人口流出等发展难题。文章从经济地理视角进行分析,发现单中心集聚型城市圈功能向心集聚只是阶段性特征,武汉城市圈形成了一体化的都市区与弱联系的外围区两大层次,其中都市区是核心功能区,外围区是特色功能集聚区,强调价值认同。基于此,文章提出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的策略,包括强化整个区域协同的共同价值观引领、关注一体化的大都市区建设、关注全域差异化的功能疏解及关注从城镇等级体系向功能特色体系转型等。
[关键词]经济地理;功能疏解;协同规划;武汉城市圈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9-0037-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葛春晖,张振广.经济地理视角下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思考[J].规划师,2018(9):37-43.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Wuhan Metropolitan Circle From Economic Geography Viewpoint/Ge Chunhui, Zhang Zhenguang
[Abstract] Wuhan metropolitan circle proposes globally competitive metropolitan area development vision, yet it is bothered by problems of functional decentralization, concentration of population and industries, weak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outflow in peripheral cities. From economic geography viewpoint, the paper indicates one-center concentra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 is a temporal phenomenon. At present, Wuhan metropolitan circle has formed two layers: integrated central area with core functions, and peripheral area with characteristic functions. The paper proposes strategie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or Wuhan metropolitan circle: building an agreed value for regional coordination, integrated metropolitan area development, differentiated functional transferring, transition from urban hierarchy system towards functional system etc.
[Key words]  Economic geography, Functional transferring, Coordination plan, Wuhan metropolitan circle

0引言

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构建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镇圈,基于此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与核心城市功能疏解,成为新一轮区域协同发展的关注重点。在理论层面,吴良镛率先提出城市圈规划应寻求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通过空间上的“疏解”与“集中”,形成完善的城镇网络;官卫华提出城市区域成为全球时代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程必定提出都市圈未来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同城化和国际化。同时,也有学者聚焦武汉城市圈展开了探索,如黄俊提出武汉城市圈处于单核心集聚的初级阶段,刘玉博提出武汉城市圈应制定区域的、整体的规划以促进城市圈内各城市的优势互补。在实践层面,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太原都市圈等规划已获得批复①,上海、宁波、杭州新一轮总规编制也提出了划定大都市圈规划的设想②。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较早提出跨区域协同的地区,早在2001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大武汉集团城市”的构想,并于2002年正式提出武汉城市圈概念;同时,武汉也是单中心集聚特征比较明显的地区,虽然不断展开各种推动功能向外疏解与区域共同发展的设想,但是长期受困于武汉自身尚未拥有强大的吸聚效应,这些都市圈层面协同发展的设想并未发挥作用。这是否与武汉城市目前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是否会随着中心城市建设基本饱和、进入存量主导时期后自动转变为功能外溢阶段,值得探讨。除此之外,都市圈规划往往提出诸多规划目标,如何评价既有规划的绩效,目前尚缺少相关的研究探索。
因此,本文结合武汉城市圈较多的规划编制实践与发展评估,探寻现实发展与规划目标的落差,剖析其内在机制与原因,厘清都市圈功能疏解与区域协同的内在规律特征,并进一步提出新一轮城市圈编制的策略。

1武汉城市圈的规划设想与现实发展的差距

武汉城市圈(又称武汉“1+8”城市圈)涉及到了武汉、孝感、黄冈、黄石、咸宁、鄂州、仙桃、天门及潜江共9个城市,面积为5.78万平方千米,占湖北省总面积的31%;尺度在120~160 km圈层范围内,在我国大多数省会城市圈尺度排名中居于中等水平(图1)。

1.1多维度的规划设想
武汉针对武汉城市圈已开展了四轮相关规划研究探索,包括《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2007—2020)》(以下简称“武汉城市圈2007”)、《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武汉城市圈2010”)、《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武汉城市圈2013”)及《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及武汉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以下简称“武汉城市圈2016研究”),这些规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8]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