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9期 > 规划设计 > 基于“互联网+”的多中心都市区发展路径选择—对浙江省金义都市区协调发展的思考
规划设计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多中心都市区发展路径选择—对浙江省金义都市区协调发展的思考

蔡天抒   2018-10-08 10:22:57
 

[摘 要]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推动下,都市区的空间组织结构、协调发展动力、区域合作困境与治理机制等逐渐成为规划编制关注的重点。文章以金义都市区为例,剖析交通、行政和市场等不同协调动力影响下其空间格局的演变历程,对“互联网+”时代下其发展面临的“等级化”或“扁平化”、“板块化”或“网络化”情景选择展开探讨。文章认为,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影响下,未来都市区空间呈现“中心更聚,外围更散”的发展趋势,金义都市区应选择以差异互补的职能共筑金华—义乌强核心区,以及近期“靠板块促集聚”、远期“靠网络促能级”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多中心都市区;区域协调;“互联网+”;情景选择;战略路径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9-0081-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蔡天抒.基于“互联网+”的多中心都市区发展路径选择 —对浙江省金义都市区协调发展的思考[J].规划师,2018(9):81-87.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Multi-Center Metropolitan Area In “Internet Plus” Era: Reflection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Jinyi Urban Area/Cai Tianshu
[Abstract] Under the promo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ynamics, regional cooperation dilemma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metropolitan areas have become focus issues in urban planning. The paper takes Jinyi metropolitan area as an example, analyzes its evolu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ffic, administration, market etc.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hierarchical or flat”, “plate or network” scenarios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The author argues that metropolitan area will b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the center, more dispersal on the periphery” in the future. Jinyi urban area should build the “Jinhua-Yiwu” strong core zone by complementary functions, relying on “plate” to promote agglomeration recently and relying on “network” to promote energy level in the long term.
[Key words]  Multi-center metropolitan area, Regional coordination, Internet plus, Scenario selection, Strategic path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推动下,“都市区”一词在我国被广泛使用,都市区的空间组织结构、协调发展动力、区域合作困境与治理机制等逐渐成为规划编制关注的重点。学术界普遍认为,都市区分为单中心和多中心两种类型,其协调发展既可以依靠产品贸易、技术扩散和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等内生动力,也可以依靠区域政策管理、区际立法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外生动力[1]。区域合作困境源于传统行政等级观念、整体利益不明朗和产权制度残缺[2]。对于都市区治理,纯粹的市场机制与全面的政府干预都是不可取的,政府引导的重点应在基础设施的对接、生态空间的保护和服务平台的打造等方面,产业的提升与区域协作则应由市场主导[3]。目前国内学者对都市区的研究集中在单中心都市区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策略等方面,而有关多中心都市区的研究多是以总结国外发展经验为主,国内案例实证较少,但都市区的规划调控方式、力度、效果始终与各国的制度体系密切相关[4]。基于此,笔者以国内多中心都市区的典型代表—金义都市区为例,剖析其在不同协调动力影响下的空间格局演变,对其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情景选择与战略路径展开探讨,以期为国内其他都市区的协调发展提供思路。
  
1金义都市区格局的发展演变

金义都市区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部,总面积为1.09万平方千米,2015年末常住人口达545.4万,其由金华市区、义乌、永康、东阳、兰溪、浦江、武义和磐安8个市县围绕着中部的丘陵山地分布组成。近十年,金义都市区的GDP平均增速达到18%,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是带动浙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1以兰溪为枢纽的交通决定要素集聚
金义都市区“八婺”的版图最早形成于唐代。在古代,城市发展受限于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由于山体的阻隔,金义都市区内的交通高度依赖于水路,即由上游衢江和金华江在兰溪市区汇合而成的兰江,自南向北注入富春江,兰溪至杭州的航线是区域内唯一的对外交通航线。水运经济凸显了兰溪的门户地位,自古兰溪商贸繁荣、物阜民丰,金华市区、义乌都需要通过兰江抵达杭州和上海,外商的南北杂货、纸张和中药材则从兰溪运往皖南、闽北及赣东等地。1911年大清银行在兰溪设立办事处,1915年在中国1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排名中,兰溪居第26位,在浙江省内仅次于杭州、绍兴和宁波,这代表着当时兰溪在整个区域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直到以公路和铁路为代表的陆路运输成为城市间命脉连接的主要通道后,众多陆运枢纽城市逐步取代河运枢纽城市,成为支撑区域和国家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