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9期 > 规划广角 > 15分钟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15分钟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卢银桃,侯成哲,赵立维,王 珊   2018-10-08 09:45:18
 

[摘 要]文章以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农贸市场等居住区级及以下级公共服务设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供需关系分析为主线,以圆形邻近分配为基础,提出基于居住用地的密度分析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方法;以杭州市江干区邻里中心布局规划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在对其控规的15分钟公共服务水平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邻里中心布局优化建议。
[关键词]15分钟公共服务水平;圆形邻近分配;供需关系;居住用地;密度分析方法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9-0106-05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卢银桃,侯成哲,赵立维,等.15分钟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规划师,2018(9):106-110.

Evaluation Of 15-Minute Public Service Level/Lu Yintao, Hou Chengzhe, Zhao Liwei, Wang Shan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neighborhood level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such as cultural, sport, medical, senior people service, grocery market etc. analyzes their demand-supply and circular proximal distribution, puts forwards density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residential land, and proposes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15-minute public service level. With neighborhood center plan of Jianggan district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evaluates its 15-minute public service level, and puts forwards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15-minute public service level, Circular proximal distribution, Demand-supply, Residential land, Density analysis method

1概念解析

1.1 15分钟公共服务圈
15分钟公共服务圈是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生活圈”的概念源于日本,日本在《农村生活环境整备计划》中提出生活圈是指某一特定地理、社会村落范围内的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等诸多活动在地理平面上的分布,以一定人口的村落、一定距离圈域作为基准,将生活圈按照“村落—大宇—旧村—市町村—地方都市圈”进行层次划分[1]。在国内,袁家冬等学者从居民个人生活的角度提出了城市“日常生活圈”的概念,即城市居民的各种日常活动,如居住、就业和教育等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是一个城市的实质性城市化地域[2]。上海在2016年开展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研究,并提出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导则。
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相比,内涵更专业化,主要聚焦于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公共服务设施,一般是居住区级及以下级公共服务设施,对应步行时间为15分钟,服务半径为1 000 m左右。主要类型包括教育(初中、小学、幼儿园等)、文化(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室等)、体育(居住区体育中心、体育健身点等)、医疗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站等)、养老(居住区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及农贸市场等。15分钟公共服务圈的目标是使居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获得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与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

1.2 15分钟公共服务水平
15分钟公共服务水平反映了居民是否能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获得上述公共服务,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15分钟步行范围内设施供给和居民需求之间的供需关系。
15分钟公共服务水平分析可以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和优化提升提供指导。

2研究目的和意义

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中,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专项规划等,一般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配套。首先在预测人口规模基础上,依据相关规定测算所需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一般是千人指标(杭州市为百户指标);其次根据相关规定建议的一般规模确定设施数量;最后根据人口分布进行空间上的安排。这一方法将规模和空间分布相互独立开来,更为注重总量规模的保障,部分设施虽然对服务半径也有关注,但与规模相互独立,难以全面揭示设施配套问题。以教育设施为例,独立的服务半径分析具有一定局限性,如在老城区单所学校规模有限,但由于分布密度高往往出现服务半径高度重叠,导致就学压力仍然过大的问题。
为了弥补传统方法将规模和服务半径相互独立而造成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15分钟公共服务水平分析方法,该方法将服务半径和设施规模相结合,不仅能反映出空间覆盖是否均衡,还能反映设施规模是否足够,是对规模和空间分布的综合评价,能为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居住区级及以下级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提供更准确的指导,在控规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及邻里中心等相关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3评价方法构建

3.1相关研究梳理
与本次研究议题相关的文献较多,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均等化研究、生活圈规划研究、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评价及布局优化等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5]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