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9期 > 作品鉴析 > 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整治与旅游利用规划—以拉萨市城关区夺底乡夺底沟为例
作品鉴析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整治与旅游利用规划—以拉萨市城关区夺底乡夺底沟为例

庞春雨,郑文玉,唐 坤   2018-10-08 09:41:59
 

[摘 要]夺底沟作为高原生态脆弱区的典型区域,其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接近失衡,规划采用先治理、后开发的总体思路,通过必要的人工干预与修复手段,消除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恢复夺底沟的生态系统,同时根据生态脆弱区的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特点及容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夺底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生态治理;旅游开发利用;高原地区;夺底沟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9-0122-08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庞春雨,郑文玉,唐坤.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整治与旅游利用规划—以拉萨市城关区夺底乡夺底沟为例[J].规划师,2018(9):122-129.

Comprehensive Reorganiz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Ecologically Fragile Highland Area: Duodigou Case, Lhasa/Pang Chunyu, Zheng Wenyu, Tang Kun
[Abstract] As a typical ecologically fragile highland area, Duodigou’s ecological system is nearly off balance in terms of physical and energy circulation. Based on reorganization first, development second concept, human intervention and measures are carried out to eliminate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restore ecological system. Meanwhile, in consideration with the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capacity of the area, tourism is introduced to promote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 Ecologocal management, Tourism development, Highland, Duodigou

0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长期以来在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作用下,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已接近失衡,抗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差,是人类活动最为敏感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区。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相关规划,加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并根据生态脆弱区的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特点及容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与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相适宜的特色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推动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夺底沟位于拉萨市城关区夺底乡,北依果依拉山,南临拉萨城区,是拉萨典型高原气候的代表区,属于生态脆弱区,其高原生态谷经营管理范围共计13.89 km2。夺底沟河流交错,高山沟谷生态特征明显。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夺底沟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整体生态系统紊乱。本文以夺底沟为例,对高原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整治与利用展开探讨。

1夺底沟的现状条件与存在问题分析

1.1现状条件
(1)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夺底沟作为近郊地区,受中心城区影响,交通便利,形成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大交通格局。夺底沟所在的夺底乡距离拉萨城区仅7 km,有公交车通行;夺底乡建有东郊客运站,可满足人们的短途客运需求;拉萨市区有青藏铁路穿过,拉萨火车站距离市区约8 km,拉萨贡嘎机场距离拉萨市区约60 km,仅需1小时行程(图1)。
(2) 地形地貌独特。夺底沟地形多样、层次分明。“夺底”系藏语译音,意为“开阔的沟”,沟内河流交错,风光旖旎,在东嘎山及周边地区有石灰岩峰丛和溶沟,喀斯特地貌特征显著;夺底沟属于高原季风气候,空气稀薄清洁,云量少,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烈。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夺底沟多样性的生态景观。
(3)自然资源丰富。夺底沟的动植物资源丰富,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的自然分布趋势明显,可以大致看见乔灌木、灌木和草场的一个自然分区;野生药材资源丰富,生长着草本药材468种,其中珍惜药材115种、常用药材196种、一般药材157种,自古就被作为藏药野生实践教学基地。夺底沟农业基础良好,主要农作物有青棵、小麦、蚕豆、豌豆、荞麦、土豆、萝卜、白菜和油菜等,主要饲养耗牛、黄牛、马、驴、骡、绵羊和山羊等。此外,矿产资源也较丰富,主要有大理石、方解石、硅质岩、汉白玉、铬铁、铜和陶土等十几种矿产品,尤其是铜、铬铁等矿产储量较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
(4)人文底蕴深厚。夺底沟藏文化底蕴丰厚,除有西藏擦擦文化①、拉萨人家文化、藏药文化、藏戏文化、藏教文化和节庆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夺底造币厂遗址、西藏第一座水电站遗址等独特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由几十种香料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经过粉碎、搅拌、熬酿等众多工序制成的藏香工艺更是凝聚了藏文化的精髓。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