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9期 > 随想杂谈 > 中国传统城市营建艺术与围棋的审美共通性
随想杂谈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中国传统城市营建艺术与围棋的审美共通性

玉潘亮,唐孝祥   2018-10-08 09:39:55
 

[摘 要]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统城市营建艺术与围棋在价值取向、表达方式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文章尝试通过对审美共通性的研究,从空间格局、群体形态、虚实关系和布局选址四个方面探析中国传统城市营建艺术与围棋的共通性,以期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中蕴含的理想人居环境美学观念。
[关键词]传统城市营建;围棋;共通性;空间格局;群体形态;虚实关系;布局选址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9-0136-04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C
[引文格式]玉潘亮,唐孝祥.中国传统城市营建艺术与围棋的审美共通性[J].规划师,2018(9):136-139.

Commonness Of City Construction And Weiqi In Terms Of Traditional Art/Yu Panliang, Tang Xiaoxiang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ity construction follows traditional art, and it is similar to Weiqi in value option and expression. The paper studies the commonness of aesthetics of city construction and Weiqi from spatial layout, group morphology, blankness and actuality relationship, and location choic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ity construction, Weiqi, Commonness, Spatial layout, Group morphology, Virtual and essence relation, Layout and location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互相影响,甚至相互包含。因此,各门艺术在美感特殊性方面,在审美观方面,往往可以找到许多相同之处或相通之处。”当前,关于中国传统城市营建艺术与其他门类艺术的共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与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的审美共通性上。而作为中国古代“四艺”之一的围棋,由于种种原因,到了现代被纳入竞技体育范畴,淡出了艺术学门类,故关于其与传统城市营建艺术的审美共通性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随着对棋理的研究,不难发现其与传统城市营建艺术在形式、审美活动方面都有着近似、融会贯通的特点,共同显现出了中华民族特殊的审美原则与哲学观念。本文尝试从空间格局、群体形态、虚实关系和布局选址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中国传统城市营建艺术与围棋的审美共通性。

1空间格局的共通性

空间格局是中国传统建筑与围棋艺术二者的客体审美属性,传统建筑和围棋艺术的空间格局都遵循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文子·自然》记载:“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所谓“宇宙”就是空间和时间;所谓“天时”,是指从天而降的能量到来时就是相应季节的开始。由于这种能量60年一轮回,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因此古人用“天圆”来描述时间的特点;同时,古人用“四面八方”来描述方位,也叫“地方”,“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宇宙的认识。中国传统城市营建非常重视空间格局和形制,基于传统的宇宙观,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城市规划布局理论体系。“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自周朝时已全面渗透到包括礼制在内的方方面面,从而深刻影响到城市的空间格局营造,并流传下来。《周礼·考工记》中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形成了以皇宫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方形城市营造制度(图1)。此后,历朝历代均遵循“九经九纬”的空间方位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布局方式,并在这样的空间格局下营建传统建筑。秦汉以后,由于古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天圆地方”说逐渐为其他学说所取代, 但基于“天圆地方”宇宙观形成的方形城池的空间格局却一直被保存下来, 历千载而不衰。
同样,围棋艺术也蕴涵着“天圆地方”的思想。围棋别称“方圆”,南朝梁武帝《围棋赋》云“围奁象天,方局法地”。圆形的棋盒、棋子喻意“天圆”,方形的棋盘象征“地方”。围棋最早的棋盘为9×9,与中国古代城市“九经九纬”的格局相同,后逐渐发展为19×19(共361路,交叉点),表示农历的361天;棋盘分成四个角,就是四季;每个角部均为90路,意喻每一季度有90天;棋盘的中央为“天元”,与古代城市中天子皇宫位置相同。“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通过棋盘、棋子得以体现,棋手就遵循这样的格局展开对弈(图2)。
由此可见,传统建筑与围棋艺术在空间格局上均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正如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2群体形态的共通性

西方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是“以个体为美”,强调局部和个体的生动形象,认为这是美的重要属性。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整体意识”,这种整体意识是建立在哲学的思维之上的,体现了“群体重于个人”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围棋也都体现了这种“群体重于单体”的价值追求。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1]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