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随着中央城市修补发展方针的出台,以小修小补为核心的微改造更新模式逐渐受到各地重视。但微改造作为一种新兴的更新模式,鲜有学者对其成效和影响进行研究。文章以广州市恩宁路永庆坊微改造为例,总结了微改造模式在优化地方整体物质环境、转化文化资本和复兴街区经济等方面的贡献,同时指出了由微改造而引发的地方真实性降低、生活空间商业化及社会资本损失等问题。文章提出历史街区的微改造应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采用循序渐进的推进方式,并尽可能减少商业资本的介入。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修补;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恩宁路;永庆坊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8-0062-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谭俊杰,常江,谢涤湘.广州市恩宁路永庆坊微改造探索[J].规划师,2018(8):62-67.
Micro Renovation Of Yongqing Block, Enning Road, Guangzhou/Tan Junjie, Chang Jiang, Xie Dixiang [Abstract] With the enaction of urban repair policy, micro renovation model is receiving high attention in urban development. Micro renovation as a new model has been rarely studied. With Yongqing block micro renovation case,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model in physical improvement, cultural capital transaction, and street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Meanwhile,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social problems of micro renovation such as loss of authenticity and social capital, commercialization etc. The paper suggests micro renovation shall highlight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historical heritage by progressive approach, and reduces the intervention of commercial capital. [Key words] Urban renewal, Urban repair, Historical district, Micro renovation, Enning road, Yongqing block
0引言
随着城市规划重点由增量规划逐步转型为存量规划[1],针对存量规划的城市更新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同时,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价值观的确立,使城市更新逐步摒弃大拆大建的经济型旧区改造模式,转变为多元目标的社会型城市更新模式[2]。 当前,城市更新研究领域正从单一的物质形态空间设计视角转向物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复合视角。在城市更新模式方面,一方面学术界从空间正义[3]、政府角色[4]、文化资本[5]和低碳发展[6]等角度强烈批判此前政府主导的以大拆大建破旧居住区为核心的经济型旧区改造模式,认为在其中政府异化其角色为职业经纪人,与开发商合作形成的“增长联盟”不顾市民的意愿,仅以获取经济利益为重心,忽视了对非经济部分的影响,导致了文化缺失、社会资本凋零和空间不正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学者们从文化导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社会型城市更新”的若干探索性建议。如表1所示,“社会型城市更新”即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市民的全面发展和储存城市文化为导向,依靠多元化的开发机制,实现城市物质环境提升和功能转型升级的一种综合性城市更新策略,旨在追求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的同步实现[2]。例如,严若谷[7]、黄怡[5]、高德武[8]、李璐颖[9]和王婳[10]等人试图从文化导向更新方面提出相关理论依据及案例论证;马航[11]、伍炜[6]、赵映辉[12]和吕晓蓓[13]等人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从低碳发展、公共空间复兴等角度提出操作建议;张京祥、唐静娴和李和平等人则分别从城市更新的改造方式[3]、城市更新中的政府角色[14]及城市更新的价值观[15]等更广泛的角度提出国内构建“社会型城市更新”的建议。 在国内,以“社会型城市更新”为目标的城市更新实践尚处在初期探索阶段。2015年广州市提出的微改造更新策略,可以认为是首个依据“社会型城市更新”提出的实践。所谓微改造更新,即在维持场地现状格局、肌理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及保留修缮,以及整治、保护、活化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对建筑面貌和功能进行更新的一种策略[16]。当前,学术界对微改造的关注仍然不足。其中,李彦伯认为当前的城市微更新迎合了社会的发展规律,但提醒各地政府不能盲从[17]。马宏、应孔晋分析了上海市社区空间微更新案例,讨论了社区营造路径与政府的角色定位[18]。蔡永洁、史清俊分析了以日常需求为导向的城市微更新策略,探讨了经济新常态下旧城微更新中空间品质提升的新模式[19]。龚书章则认为都市公共意识是启动一系列城市微更新的重要前提[20]。上述文献多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微改造所需求的条件及其优势所在,但尚未有综合分析其改造结果优劣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历史街区微改造的研究仍处空白。 广州市恩宁路永庆坊的更新改造是我国历史街区微改造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对恩宁路永庆坊社区微改造的实证研究,介绍了当前微改造的实施策略,并根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