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绿道网络规划在串联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提升区域品牌方面意义重大。桂林雁山区绿道网络规划采用规划自行车骑行路线的方式,串联区域内的景点、村庄和田园,形成了“一核、双十轴;四带、八大主题区”的空间结构以及“四纵五横”的绿道主体结构,实现了绿道网络规划为旅游服务、为交通服务以及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规划目标。 [关键词]绿道网络规划;自行车骑行路线;桂林雁山区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8-0074-06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林兵,韦伟,王建宁,等.“雁山骑迹”:为旅游生活服务的绿道网络规划 [J].规划师,2018(8):74-79.
Yanshan Bike Trail: A Green Corridor Network For Life And Tourism/Lin Bing, Wei Wei, Wang Jianning, Ding Ling [Abstract] Green corridor planning is significant in ecological tourism and regional branding. Yanshan district green corridor transport network planning connects tourism sites, villages, and farmland, forms “one core, double cross, four belts, and eight zones” and “four vertical and five horizontal” spatial structure, realizes green corridor plan for tourism, transport, production, and life. [Key words] Green corridor planning, Bike route, Yanshan district, Guilin
0引言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田园、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绿道网(Greenway Network)则是通过绿道串联公园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而形成的网络。我国大规模的绿道网络规划建设始于珠三角区域绿道建设计划,当前广东、浙江、江苏及福建等诸多省份都开展了绿道网络规划,取得了大量的建设成果。绿道网络规划建设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绿色空间,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城乡人居环境。此外,绿道网络规划建设在改善交通设施、发展旅游以及为生产生活服务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旅游专项发展规划,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更好地贯彻实施这一战略,推动“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的开展,走出一条具有桂林雁山特色的新时尚、新业态、新概念的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新路子,桂林雁山区在继漓江东岸的《草坪慢行绿道系统规划》之后,又提出了在漓江西岸再规划建设100 km绿道慢行系统的目标,以打造以骑行为主题的“雁山骑迹”旅游区。 “雁山骑迹”绿道网络规划是对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积极响应,是对当前开展乡村旅游的一次尝试。本文将就“雁山骑迹”绿道网络规划如何为旅游服务、如何为交通服务、如何为生产生活服务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
1区域现状分析
1.1区域位置与规划范围 雁山区位于桂林南部,临近桂阳路旅游通道和漓江风景名胜区。作为桂林市六城区中最特殊的一个区,其远离城市中心,行政区域总面积约为288 km2,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31 km2,城区面积大,但城市建设用地少。 此次规划范围以雁山区的行政区划为界,北起桂林绕城高速公路以北的柘木镇区,东至漓江东岸的草坪乡,西至桂梧高速公路,南至阳朔县与雁山区交界处,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288 km2。规划近期将重点打造绕城高速公路以南、桂阳路东侧和西侧(东侧以乡村旅游为主题,西侧以大学城为主题),以自行车骑行为主要游览方式的骑迹旅游区,规划面积约为217 km2(图1)。
1.2现状分析 1.2.1优势资源 (1)区位良好,交通便捷。 雁山区地处桂林至阳朔黄金旅游通道的中继点,并位于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域,坐拥漓江水上黄金游览线路,是桂林生态体验旅游的重要基地。 雁山区境内拥有桂柳、桂梧两条高速公路,且在区内交汇;高铁兴坪站、桂林站、桂林北站和永福站,以及桂林机场、漓江游览码头均在40分钟车程内。区域内部交通便捷,桂阳公路、兴阳旅游公路、大草公路和漓江航线连接了区内外重要的旅游基地,形成了完善的交通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