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7期 > 规划广角 > 厦门城市自行车道优化探讨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厦门城市自行车道优化探讨

郑佳芬,陈世莉,李 郇,陈婷婷,王的培   2018-07-26 11:04:08
 

[摘 要]随着自行车重回大众视野,自行车相关设施的建设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自行车道的优化与建设亦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的自行车道规划更多地依附于机动车道规划,缺乏基于自行车交通本身的研究规划。文章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的出行意愿,利用公共自行车数据,从出行时间、出行距离与道路通行流量等方面对厦门岛内居民的自行车出行时空特征及需求进行分析,发现居民对自行车的使用主要在于短途、通勤交通,而将出行特征与城市功能相结合则发现厦门岛内居民自行车出行可以划分为综合网络型、枢纽—节点型和向心型3种模式。根据居民的自行车出行特征与出行需求,提出用“片区+联络线”的结构重新构建厦门岛内自行车道系统,并对厦门岛内的自行车道规划提出优化意见,为中国大城市的自行车道优化、规划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自行车道规划;出行模式;时空特征;出行需求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7-0100-06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郑佳芬,陈世莉,李郇,等.厦门城市自行车道优化探讨[J].规划师,2018(7):100-105.

Optimization Of Bicycle Lane, Xiamen/Zheng Jiafen, Chen Shili, Li Xun, Chen Tingting, Wang Depei
[Abstract] Bicycle facilities development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since bicycle transport restored popularity. At present, bicycle lane planning is mostly dependent on vehicular lane planning, and little has been studied on bicycle transport. Wit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public bicycle dat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uration, distance, and traffic flow of bicycle transport on Xiamen Island and concludes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s and traveling nee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icycle transport is mainly for short distance travel and commuting, and overlapping of bicycle outgoing characters and urban functions reveal that bicycle transpor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odes: network, hub-node, and radial. The paper proposes an “area+line” structure for bicycle lane system on Xiamen Island, and puts forwards improvement measures on bicycle lane planning.
[Key words]  Bicycle lane, Travel mod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Travel need

0引言

近两年来,随着ofo、摩拜等共享单车的兴起,使用自行车作为通勤交通工具的人越来越多,自行车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也重新得到重视。北京清华同衡与摩拜单车共同发布的《2017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中统计的36个城市数据显示,共享单车出现后,自行车交通出行的比例由5.5%提升至11.6%,自行车出行需求快速增长,这说明了大众对自行车交通的需求正逐渐从旅游休闲转向生活性、刚性需求。而这样的转变也对自行车道等相关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交通部2017年5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鼓励发展自行车交通,需要完善自行车交通网络,通过合理布局自行车交通网络与停车设施、推进自行车道建设和优化自行车交通组织,保障自行车的通行条件。
然而,由于我国过去大力发展机动车交通,提倡快速机动化—— 一些城市甚至主推“无自行车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地位被逐渐弱化,城市内许多自行车道被改为机动车道 [1-2]。长期以机动化为主导的道路交通规划思想使得许多城市或是在道路交通规划中根本就不考虑自行车道的布设,或是自行车道规划过分依附于机动车道系统,缺乏对自行车交通本身特点的考量,导致自行车交通缺乏组织、交通流混合、自行车长距离出行量被迫加大等[1,3-4]。另外,近年来兴起的城市绿道建设与规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绿道系统也逐渐形成,但绿道的建设更多为城市的旅游休闲功能提供服务,大部分绿道位于旅游景区、城市郊区与文化风貌区等[5-7],不能深入城市内部,发挥自行车交通优势,切实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总的来看,国内许多的自行车道相关规划仍不能摆脱机动车道的网络结构,也难以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
本文以厦门岛为例,从居民自行车出行时空特征入手,为城市内部的自行车道优化提供新思路。首先,研究利用岛内公共自行车数据,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对厦门岛内现状自行车道存在的问题及居民的自行车出行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公共自行车OD数据的可视化,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对居民的自行车出行空间模式进行总结。其次,文章从居民自行车出行特征及空间需求角度出发,对厦门岛内的自行车道网络结构进行探讨,并在选线、选型与管理等方面给出相应建议,重新搭建城市内部为居民日常出行服务的自行车道网络体系,为中国城市自行车道规划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1研究方法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6]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