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5期 > 规划师论坛 > 共享经济下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行动框架
规划师论坛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共享经济下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行动框架

申 洁,李心雨,邱孝高   2018-06-06 09:29:44
 

[摘 要]文章在分析共享经济运行机制、总结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从公众参与意识与共享城市理念、城市共享空间的规划审视、数据利用与创新三方面阐述了共享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内涵要求,并聚焦共享经济对促进城市规划领域公众参与的程度和多元途径实践的影响,构建了共享经济模式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实践路径和行动框架,即利用共享经济发展的变革与契机,逐步形成可操作性强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保障体系,建立共享经济模式下多面向的参与协作型城市规划。
[关键词]共享经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实践路径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5-0018-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申洁,李心雨,邱孝高.共享经济下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行动框架[J].规划师,2018(5):18-23.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 In Sharing Economy/Shen Jie, Li Xinyu, Qiu Xiaogao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reason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 based on which we discussed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sharing economy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 from three aspects: social awareness of sharing city, inspection of shared space plan, data use and innovation. The paper focuses on impacts of sharing economy on improving and diversify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establishes a practical approach and framework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by sharing economy, formulating a feasible insurance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a participatory and collaborative urban planning system in sharing economy.
[Key words]  Sharing economy, Urban plan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Practice approach

0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等快速发展,共享经济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以Airbnb和Uber为代表的商业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并以指数级扩散增长,对资源利用方式进行了秩序性的变革。中国则出现以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和第三方支付等形式迅速推广并不断演化的新的共享经济形式。根据CNNIC研究报告,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总数的1/5,互联网普及率达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4.6%,且手机网民规模也达到了7.24亿。移动通讯技术与服务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共享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经济运营方式、经济模式与形态,还对民众的日常生活、认知与理念、行为习惯及城市空间利用产生了深远影响[1]。共享经济的繁荣为经济发展机制、公司运营模式、城市空间利用模式与城市规划带来了诸多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是公众介入、监督、反馈城市空间利用与布局的重要形式,是推动城市规划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核心要件[2-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领域逐渐受到重视。一方面,公众的参与需求和热情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及规划主管部门从制度上和实践上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致力于保障城市规划的科学化与人本化。然而,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在我国尚未形成稳定的、刚性的民主制度形式 [4]。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框架已初具雏形,但与共享经济的发展特征存在诸多背离之处。公众在城市规划中仍处于边缘状态,规划过程仍以科层式“自上而下”的调控模式为主,公众参与还停留在调查访谈环节,并且调查样本的代表性不足,特定项目对特定人群的建议听取不足,事后反馈也不及时。
共享经济理念下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是加强公众影响、降低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控制权、重点反映公众切实利益、实现以人为本[5-6]目标的必经之路。然而,城市规划人本化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鼓励渐进式的公众参与模式,分步骤实现公众参与机制的更新与完善[7-8]。
共享经济对居民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共享经济通过生产要素的社会化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为闲置的资源创造空间价值。其中,社会化共享与分享过程是共享经济的核心,提升了公众的参与和共享意识[9]。本文在总结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发展现状和共享经济带来的机遇的基础上,从公众参与意识、共享空间审视及数据革新利用三方面系统解析共享经济给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提出的新要求,并构建实践路径。

1共享经济概念与运作机制

1.1共享经济概念内涵
1.1.1平台化与开放性
共享经济是基于技术手段提升闲置资源利用效率的新范式,具有平台化、高效化、开放性和分布式的特征,整合了多种要素及资源配置机制,是一种盘活存量、提升效率和增进服务的重要举措[10]。
共享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其极具开放性的平台化发展模式。传统经济过程中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5]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