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4期 > 规划设计 > 基于水文化传承的湖州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探讨 |

规划设计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基于水文化传承的湖州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探讨 |
李俊奇,吴 婷 2018-04-27 16:21:43 |
|
[摘 要]水文化传承是当前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丰富内涵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海绵城市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文章以湖州市为例,针对水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总体规划层面依托水系布局,提出水文化的空间格局,并以水文化传承为切入点,提出了通过保护与修复水文化载体、构建“水文化+水景观”的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等方法来建设海绵城市的应对措施,探讨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中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传承与发扬特色水文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文化;传承;海绵城市;规划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4-0063-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 李俊奇,吴婷.基于水文化传承的湖州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探讨[J].规划师,2018(4):63-68.
Water Culture Inheritance Based Huzhou Sponge City Planning/Li Junqi, Wu Ting [Abstract] The inheritance of water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improve and enrich soft power of a city, and also a major mission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With Huzhou case, the paper studies water culture construction problems, proposes spatial layout of water culture at master plan level, preserves and inherits water culture, establishes “water culture and water landscape” sponge city ecological system, and explores new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sponge city based water culture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other cities. [Key words] Water culture, Inheritance, Sponge City, Planning
0引言
自2014年10月全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以来,众多试点城市取得了良好的建设经验。当前海绵城市建设集中于解决城市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忽视了对城市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相较于其他城市,江南水乡城市生态本底良好,水文化资源丰富,但却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面临水文化传承的“断链”,水文化底蕴正逐渐丧失。因此,在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以湖州市为例,探寻海绵城市视角下江南水乡城市如何保护与延续传统水文化的思路和方法。
1海绵城市视角下的水文化建设
城市水文化是人们在从事水务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智慧结晶,包含对城市治水、管水、用水和护水的经验总结,即反映水与城市、水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1]。古往今来,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城市水系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作为载体,水文化蕴含的人水和谐的价值理念能为当前的城市建设者提供借鉴。由此可见,传承和保护水文化是促进城市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途径。 近年来,各地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如火如荼,面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模式解决日益复杂的水问题时,必须明确意识到水文化传承和海绵城市建设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如果海绵城市建设在聚焦水安全、水环境和水生态等方面的问题时缺乏对水文化的挖掘与利用,城市水系将失去历史文化积淀,城市的内在品质将会受到不可逆的影响,成了只有“面子”的空壳工程。反之,如果将海绵城市作为水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推进水文化建设,使城市既能够满足水系统的生态循环,维持水文平衡,又能够发挥水文化价值,延续和发展水文化,才能真正做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2湖州市水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水文化是湖州市最具永久价值的名片。自古以来,湖州市因水而名、因水而兴,水资源丰富,水文化底蕴深厚,但在其水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具体如下。 (1)水文化传承断层风险加剧。 江南水乡城市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显现出文化断层的问题。在湖州市中心城区,部分河道被硬质地面和暗沟取代,甚至连独具特色的“枕水而居”的水乡生活方式也逐渐被“抛弃”,城市水文化底蕴缺失的现象日益凸显。 (2)水文化价值有待挖掘。 太湖南岸至今仍保存着相对完好的溇港文化和塘浦圩田系统,以及由此衍生发展而成的桑基鱼塘等,这些构成了湖州市多样的水文化。然而,湖州市在把握水文化内涵、展示水乡民俗风情和增强市民文化体验等方面存在欠缺,导致水文化有逐渐淡化的趋势,对于水文化价值的挖掘有待加强。 (3)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不足。 当前,湖州市对水文化缺乏系统研究。一方面,对于已知的水文化遗存(如先辈关于治水经验的书籍、历代文人歌咏水文化的诗词等),在收集、整理和复刻文献材料等方面还有欠缺;另一方面,一些水文化遗产和重要湿地,如碧浪湖、钱山漾以及部分溇港和河道等均相继遭到破坏与占用[2]。 (4)水工程建设与水文化建设结合不够紧密。 尽管湖州市对水文化建设逐渐重视,但在开展水工程建设时,仍缺乏对水文化建设内容的考虑。在湖州市当前大多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4]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