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4期 > 规划广角 > 北京城市旅游功能热区的演变与规划响应 |

规划广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北京城市旅游功能热区的演变与规划响应 |
唐鸣镝,秦 静,黄震宇,王向荣 2018-04-27 16:14:11 |
|
[摘 要]城市旅游功能区是产业集聚极为有效的空间抓手。研究以旅游热区为视角,以北京为研究对象,以Flickr社交平台2005~2016年北京市地理标记照片为数据基础,基于密度聚类(P-BDSCAN)识别热区,提出K—密度、K—指数的分析方法,以此梳理热区视角下功能区的总体特征及时空维度上的发展演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旅游功能区发展的规划应对策略,提出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4个空间层次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城市旅游功能区;热区;时空演变;规划响应;地理标记照片;北京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4-0088-07 [中图分类号]TU984.18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唐鸣镝,秦静,黄震宇,等.北京城市旅游功能热区的演变与规划响应[J].规划师,2018(4):88-94.
Beijing Urban Tourism Functional Zone Evolution And Planning Response From AOI Viewpoint/Tang Mingdi, Qin Jing, Huang Zhenyu, Wang Xiangrong [Abstract] Urban tourism Functional zone is effective for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From Area of Interest (AOI) viewpoint, the paper uses data of geotagged photos of Beijing on Flickr.com from 2005 to 2016, proposes K-density and K-valu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P-BDSCAN AOI recognition, concludes the general characters of functional zones, and their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problems. The paper studies and proposes planning strategies of tourism zones from old quarter, central district, city, and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levels. [Key words] Urban tourism functional zone, Area of Interest(AOI),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Planning response, Geotagged photos, Beijing
大规模的城市旅游活动对城市的空间承载力与综合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工业化使得人们的休闲游憩开始回归城市,Mullins在1991年首次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概念[1],城市成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统一体。这种城市化在全球化竞争的趋势下,倒逼城市主动迎合旅游业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向旅游发展的需求倾斜,这一演变过程被我国学者称为城市“旅游化”[2],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凸显,是一种作为城市发展策略的旅游化[3]。我国的城市旅游功能区即在此背景下产生,成为近年来政府进行城市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空间抓手。 早期关于城市旅游空间的研究大多是围绕旅游要素的空间集聚展开的,研究集中在酒店、餐馆等设施及吸引物集聚体等要素的布局与建构方面[4],城市旅游主要涉及的城市空间包括历史文化核心区、各类型博物馆、滨水区、主题公园、购物街区和商业区等[5],特别是有吸引力的城市遗产和景观,更是城市旅游普遍认可的关键要素[6]。这些城市旅游活动空间往往集中分布,并配套相应的旅游设施和服务[4],强调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功能,形成所谓的游憩商务区(RBD)或旅游商务区(TBD)[7-8],成为典型的城市旅游功能区。换言之,这类城市功能区域并不是单一性质的空间,而是功能复合且独具特色的区域,其结构、人口和功能具有高度密集性、社会文化的异质性和经济的多元功能性。城市旅游的复杂多样特性使得研究者长期以来受到数据来源的困扰[9-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空间研究从旅游者时空行为的角度展开[11- 12],海量微观、真实的空间行为数据极大丰富了供给要素的研究视野,城市旅游空间也因此呈现出个性而生动的复杂形态。旅游热点区域(Area of Interest,简称“AOI”)即是其中之一,它们由大规模的城市旅游活动共同选择产生,是城市环境中吸引人们注意的区域,这些地区可能包括城市地标、商业中心和休闲区,或者仅仅提供城市的风景,是目前研究城市旅游活动的热门领域[13-15],也被称为Tourist Hot Spots[12]、Attractive Areas[16]等,本文将其统称为“热区”。热区突显了公众关注的兴趣,具有较高的公众感知,在现实中获得大量的访问[13],对于城市规划管理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分布、热度和类型等属性可以成为衡量城市旅游功能区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也可以用来规划、管理和预测城市区域的发展。本文即是从热区视角,以地理标记照片为数据来源,对城市旅游功能区的发展演变展开研究。
1研究设计
1.1研究对象选取 2012年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19个重点旅游功能区的规划建设,以此适应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17]。旅游功能区成为重要空间推手,对北京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建设经验和发展历程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与指向性。旅游功能区①被定义为以旅游大项目为引领、旅游资源要素和服务要素综合配套的聚集地,是为有效发挥特色旅游功能、形成产业综合竞争力而设置的地域空间,具备产业集聚功能、资源整合功能、产业协作功能和辐射扩散功能[17]。 依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6]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