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4期 > 系列专版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城镇化规划策略 |

系列专版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城镇化规划策略 |
徐 宁,汤燕良,项顺子 2018-04-27 16:09:40 |
|
[摘 要]我国不仅是多民族融合国家还是多山国家,在少数民族山区城市,将民族特色融入城镇,建设与山水环境融合的城镇,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塑造城镇个性、提升城镇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性,从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及精确保障四方面入手,在城镇化发展形态、城镇化路径、城乡建筑风貌和城镇化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出一条突出“特色”的规划路径,可为规划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地区;山地;城镇化;规划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4-0118-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徐宁,汤燕良,项顺子.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城镇化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8(4):118-123.
A Study On Urbanization Planning Strategies Of Qiandongnan Dong And Miao Ethnical Minor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Xu Ning, Tang Yanliang, Xiang Shunzi [Abstract] China is both multi-ethnical and mountainous. In ethnical minority mountainous region, ethnical characters and natural features shall be integrated with urbanization to create characteristic and high-quality cities and towns.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ethical minor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undertakes detailed plann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measures, explores a characteristic planning path from urbanization form, urbanization approach, city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Ethnical minority region, Mountainous area, Urbanization, planning
0引言
目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未来几十年我国最大的发展潜力仍然在城镇化。城镇化的科学高效开展对于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1],探索符合各地发展实际的城镇化道路成为各级政府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为:“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包括人、地、城、钱、制度五大要素,如何科学高效地统筹这五大要素成为核心问题。一方面,城乡规划凭借其掌握的“空间”技术,在日趋综合化、多元化和空间化的城乡建设中仍将发挥协调、统筹的核心作用[2];另一方面,城乡规划的综合性特点对于解决人从哪里来、怎么留,地怎么用,城怎么建,钱如何来及制度如何保障五大核心问题具有一定的优势。 2015年,贵州省获批为国家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以其独特的山地环境和多元民族人口结构为基础,探索了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山地特色城镇化规划为例,探索民族地区山地特色城镇城镇化规划的关注重点,以期为我国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借鉴。
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城镇化发展现状特征
1.1城镇化发展现状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16个县市,其首府为凯里市。2015年末黔东南州常住人口为348.54万,户籍人口为473.54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2%,其中苗族人口占42.7%,侗族人口占29.9%。其城镇化发展现状如下: (1)整体城镇化率偏低。2015年黔东南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18%,远低于全国城镇化率55%的水平。 (2)适应山地环境的城镇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受自然地形影响,黔东南州城镇分布零散,首府凯里市的常住人口仅为53万,目前仍处于要素集聚阶段,对周边区域乃至黔东南州经济和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较弱;外围中小城镇未发挥足够的支撑作用,各个县城人口大部分在10万以下。 (3)城镇化动力不足。黔东南州能矿产业等资源型产业占比依然较高,同时以粗加工业为主,产业链较短;传统服务业占比高,现代服务业占比较低,吸纳就业的空间十分有限,难以吸引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 (4)建设用地利用粗放低效,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黔东南州可供开发利用的用地不多,耕地亦集中在坝地和沟谷地带,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且近年来人均水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工程性缺水严重,水利工程建设成本较高。
1.2城镇规划建设现状 目前,黔东南州城镇规划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规划不够精准。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不够,表现为规划理念不新、规划水平不高和规划管理不严等,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被随意调整,部门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2)建设不够精致。有的地方大拆大建、争盖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8]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