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4期 > 域外规划 > 体力活动需求导向的美国城市公园分类体系解析与启示
域外规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体力活动需求导向的美国城市公园分类体系解析与启示

张梦佳,王 开,刘建军   2018-04-27 16:05:30
 

[摘 要]美国城市公园系统在促进本国居民进行体力活动、提升国家公共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具有规划指导意义的城市公园分类体系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以体力活动需求为导向是其公园分类体系的显著特征。文章系统梳理了美国城市公园的分类体系,解析其核心公园类型的体力活动需求导向,并以明尼阿波利斯城市公园系统为例展开例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四点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启示,即重新审视我国城市公园的功能定位、城市公园作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提升潜力、建立基于体力活动需求导向的城市公园分类体系、可达性是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关键指标。
[关键词]体力活动;场地设施;城市公园;分类体系;明尼阿波利斯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4-0148-07 [中图分类号]TU984.3/.7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张梦佳,王开,刘建军.体力活动需求导向的美国城市公园分类体系解析与启示[J].规划师,2018(4):148-154.

Urban Park Categorization For Physical Activity Needs In America/Zhang Mengjia, Wang Kai, Liu Jianjun
[Abstract] Urban park system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improving national health standards in America. Its categorization is crucial in planning guidance, and its physical activity orientation is a distinctive featur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categorization system of American urban parks and indicates its physical activity orientation with urban park system in Minneapolis. Furthermore, the paper puts forwards four illuminations of American urban park system for China: reexamining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improving the potential of urban parks as national fitness places, establishing a physical activity oriented urban park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accessibility in planning and building national fitness places and facilities.
[Key words]  Physical activity, Fitness facilities, Urban park, Categorization system, Minneapolis


0引言

体力活动是促进公共健康、提升全民预防各类慢性疾病能力的关键途径[1-3]。随着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健康中国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需要统筹解决的重大和长远问题[4]。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是30.1%和11.9%,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是25.2%和9.7%,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成人经常锻炼率仅为18.7%,全民健康状况形势严峻[5]。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成人体力活动标准为每周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不少于75分钟的高强度体力活动,或等效时长的混合体力活动,2010年全球约有23%的成人无法达到推荐的体力活动标准[6]。
城市公园是人们进行休闲时间体力活动(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简称“LTPA”)的重要建成环境,在现代生活方式下,LTPA对居民达到体力活动的推荐标准具有显著的影响[7-8]。增加与优化可达性高、设施完善、免费或低收费的城市公园被认为是促进居民进行体力活动的有效途径[2,9-10]。
近代城市公园诞生于19世纪初期,其出现是为应对当时日益突显的城市环境问题,其后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11-12]。近代城市公园萌芽于英国,发端和成熟于美国,1873年建成的纽约中央公园被认为是最早的近代城市公园,同时也是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起点[11]。现今美国许多人口稠密的城市或地区已拥有成熟完善的城市公园系统,如纽约、大波士顿区域、旧金山和明尼阿波利斯等[13],拥有超过9 000个地方公园与游憩服务机构,管理着超过10.8万个公园和6.5万个室内场所[3]。根据美国国家游憩与公园协会(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简称“NRPA”)2016年的调查结果,美国居民平均每年访问当地公园和游憩设施的次数是29次,同时在受访的公园使用者中,52%的受访者表示进行体力活动是促使他们访问公园和游憩设施的关键因素[14];基于系统性观察(Systematic Observation)的研究结果也表明,31%~85%的公园使用者利用公园进行中高等强度体力活动(MVPA)[15]。美国城市公园系统对促进本国居民进行体力活动,提升国家公共健康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具有规划指导意义的城市公园分类体系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以体力活动需求为导向是其公园分类体系的显著特征。
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尝试梳理美国城市公园分类体系,解析体力活动需求导向的显著特点,并以明尼阿波利斯城市公园系统为例开展实证分析,提出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的落地与推进提供可行的规划对策。

1美国城市公园分类体系

美国城市公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1]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