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3期 > 规划管理 > 珠海市城市设计历程与实施途径 |

规划管理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珠海市城市设计历程与实施途径 |
章征涛,陈德绩 2018-04-08 15:08:17 |
|
[摘 要]珠海作为我国环境宜居建设较成功的典型城市之一,在城市设计工作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文章通过对珠海特区成立以来的城市设计实践历程的总结,回顾了其从遵循“朴素”的刚性管控到通过制度化推动环境宜居项目实施,提升城市设计系统性的探索轨迹。在实施路径上,珠海建立起了技术地位、管控地位、专业补位等三方面的框架体系。 [关键词]城市设计;历程;实施途径;管控体系;珠海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3-0040-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章征涛,陈德绩.珠海市城市设计历程和实施途径[J].规划师,2018(3):40-46.
Zhuhai Urba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Zhang Zhengtao, Chen Deji [Abstract] As one of livable cities, Zhuhai has got some good experience of urban design. The paper summarizes Zhuhai urban design process since the founding of special zone, reviews the transition of design system from rigid control to institutionalized promotion of livable projects.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Zhuhai has built the fame system of technology, control, and profession. [Key words] Urban design, Process, Implementation path, Control system, Zhuhai
0引言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留住城市特有“基因”,应对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乱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则在强调城市设计工作的前提下,明确了城市设计工作的目的、作用、内容,以及提高城市设计的若干要求,但对城市设计的技术地位、管控地位与方式、实施技术等内容,并没有给予详细阐述。各地规划主管部门在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同时,也对其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1-3],希望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2017年,住建部围绕创新城市设计管理制度,通过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城市设计试点,旨在总结和推广地方城市设计的经验。因此,如何落实城市设计成果和提升城市设计水平是当前规划行业面对的关键。 长期以来,珠海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发展共赢,以城市设计引导城市建设,留住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塑造了山海相拥、陆岛相望、城田相映的城市风貌,且宜居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一定成就①。本文将梳理珠海城市设计的探索轨迹,总结其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手段。
1珠海城市设计工作的历程
珠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4个经济特区之一。特区成立以来,珠海城市设计走过了坚持基本要素控制,理念持续创新的30年。城市规划建设经历了强调生态要素的刚性管控、突出物质空间的形象营造、注重宜居项目的实施落地及深化城市设计系统化的4个阶段,分别反映了各阶段城市设计工作的重点。
1.1建设初期(1980~2003年),“朴素”的空间要素管控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之后,珠海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土地市场化改革后,为了保护珠海特有的山、城、田、海的空间本底,形成了对产业类型准入及对城市生态保护的建设要求。例如,1992年珠海市政府颁布的《珠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实行“八个统一”的规定》(以下简称“八统一”)和《珠海市环境保护“八个不准”的规定》(以下简称“八不准”)②,即是通过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在特区建设初期形成最具“朴素”性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规则。前者通过对规划、征地、划分功能区、控制竖向标高、审查设计、基础设施建设、风景园林管理和市容街景管理八方面的“统一”要求,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与前者的管理办法不同,后者更类似于技术管理规定,要求不得进驻破坏城市环境和影响城市居住品质的企业和产业,并对城市设计要素提出控制要求。例如,不准在山坡25 m等高线以上、前山河沿岸纵深30 m范围内、沿海岸陆域纵深50 m范围内兴建建筑。这项内容成为珠海城市设计和管理中一直坚持的准绳与底线。之后,更是采用地方立法权,颁布《珠海市城市规划条例》,明确珠海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准则性要求,为城市设计的编制奠定了法律基础。 可以说,这阶段形成了城市设计原则性内容。其“朴素”的管控方式为之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留下了很好的本底[4],同时也塑造出珠海与一湾之隔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不同的城市“性格”[5]。正如特区老一辈的人常提到,与同时设立特区的深圳相比,“珠海还是当年的珠海,深圳已不是当年的深圳”。
1.2重点打造阶段(2004~2011年),典型地段城市设计实践 随着2003年港珠澳大桥的立项,珠海掀起了建设高潮,与之前强调“准入”的行政管理和技术规定不同,这一时期珠海城市设计重心转向城市物质空间的营造,希望通过空间环境设计,打造珠江口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建设逐渐打开框架,跳出香洲主城,向高新、横琴,特别是向西区(金湾、斗门和高栏港)拓展。相应的城市设计工作也日渐丰富,分区层面城市设计成为这个阶段编制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3]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