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3期 > 规划广角 > 视觉障碍人群的城市安全疏散策略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视觉障碍人群的城市安全疏散策略

张 森,刘晓阳,曾 坚   2018-04-08 14:54:03
 

[摘 要]随着中国推动城市安全领域的相关建设,弱势群体的安全疏散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文章选取天津市老城区为研究区域,以视觉障碍人群的疏散策略为研究目标,通过现状调查,发现存在盲道铺设量小、城市避难场所分布不足等问题;通对视觉障碍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与步行速度测试,获得其出行特点、行走能力等相关数据。根据研究结果,重新定义应急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在调研区域内设计城市避难场所的布局,规划新的盲道系统,形成适于视觉障碍人群使用、多层级的疏散体系。
[关键词]视觉障碍人群;盲道;行走速度;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3-0103-05 [中图分类号]TU984.11+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张森,刘晓阳,曾坚.视觉障碍人群的城市安全疏散策略[J].规划师,2018(3):103-107.

Urban Safe Evacuating Strategy For Visual Handicapped/Zhang Sen, Liu Xiaoyang, Zeng Jian
[Abstract] The safe evacuation for vulnerable group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afety is promoting continually in China. The paper takes the old city of Tianjin as the study area, takes the safe evacuation as the study goal. The survey of current situation show that blind tracks and urban shelter are insufficient. Then, the paper gets the wal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walking ability of visual handicapp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walking speed testing. According to these research, the paper redefines the service radius of urban shelter, designs the layout of shelter and blind tracks, builds a suitable multi-level evacuating system, makes some suggestion to the urban safe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Visually handicapped, Blind tracks, Walking speed, Shelters, Service radius

1研究背景
  
视觉障碍人群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活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保证视觉障碍人群在紧急状态下的安全疏散,可以体现社会、国家在城市公平性建设方面的进步。盲道系统作为城市无障碍设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视觉障碍人群的日常出行、安全疏散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在中国,由于前期缺少相应的规划设计指导,加上监管制度不完善,盲道分布不合理且常常被占用,无法实现与城市疏散避难场所的互通,更不要说为视觉障碍人群提供应有的帮助。基于此,本文根据研究区域内盲道存在的问题,结合视觉障碍人群的行为特征,提出城市盲道及疏散避难场所的规划策略。
国外对于视觉障碍人群的城市安全性研究大多数都是从他们的行走能力着手:1983年,Pearson等人对居住环境中的视力受损者、老年人和坐轮椅的残疾人的疏散速度进行了调查[1],并给出了相应的数据结论;1986年,Clark-Carter等人调查研究了外界环境的复杂程度与视力受损者的疏散速度之间的关系,发现环境的复杂程度与疏散速度之间成反比,即环境越复杂,疏散速度越低[2]。也有一部分研究是从建筑内部环境着手:1998年,Robertson等人在4栋建筑中进行试验,对比研究了外在环境中空间导向系统设计对视力受损者的影响,提出应利用建筑内部的辅助功能和设施元素来最大可能地挖掘视觉障碍者的潜力,并针对其所研究的案例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3];1993~1999年,Shields、Dunlop和Boyce等人对视力受损者、听力受损者和肢体受损者在不同功能建筑中的疏散速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视觉障碍者和听觉障碍者的疏散速度并没有想象中比正常人明显低很多[4-5]。相对来说,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姜传胜等人通过实际演练实验对于肢体残疾人和老年人的运动速度进行调查分析[6]。钱洪伟等人以评价多元化救助管理技术对弱势群体在地震营救中的有效性进行研究[7]。同时,还有一些通过声环境分析评价视觉障碍人群就医、工作环境质量的研究[8]。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大多数是基于建筑内部研究,缺少基于城市区域层面,特别是视觉障碍人群在这一层面的疏散策略研究。
本文以天津市老城区为基础,通过对现状区域内的盲道、公共设施的分布与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对视觉障碍人群的行为特征研究,提出设计策略。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区域的城市功能、开敞空间、盲道现状及相关服务设施进行调研并分析,总结该区域的特征与存在问题;第二部分对居住其中的视觉障碍人群进行调查测试,量化他们的行为特征;第三部分结合国家相关规范,根据视觉障碍人群的行为特征,设计研究区域的防灾疏散策略,并讨论进一步研究的计划性。

2区域现状与视觉障碍人群调查研究

本文的研究范围位于天津市老城区,地理区位优越,总面积约为10 km2(图1)。研究区域人口密集,建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5]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