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中西部地区分布有许多高原河谷城市,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这些城市在快速建设和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在城市空间环境特色塑造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都面临着“千城一面,万镇一统”的巨大挑战。文章基于对高原河谷城市的空间特征与问题分析,以西藏林芝为例,从城市空间尺度、宜人尺度及街道尺度对如何塑造高原河谷城市的风貌特色控制方法展开研究和探索,并重点提出城市特色控制引导和实施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高原河谷城市;城市空间环境特色;特色控制与引导;西藏林芝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3-0119-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马聃.高原河谷城市风貌特色控制方法研究——以西藏林芝为例[J].规划师,2018(3):119-124.
Cityscape And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In Plateau Valley City: Nyingchi Prefecture In Tibet/Ma Dan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lateau valley cities in mid-west China. These cities face “similar image of thousand cities” problem in fast urbanization. The paper takes Nyingchi Prefecture in Tibet as an example, studies the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method from space, human, and street sid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Plateau valley city, Urban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and guidance, Nyingchi Prefecture in Tibet
0引言
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从农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转型,进入了城镇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许多城市也面临着“城市病”高发的问题,特别是在城市风貌塑造方面,不同地域的城市都面临着“千城一面,万镇一统”的巨大挑战。 我国中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的高原和山地河谷城市,西藏所处的青藏高原更是被称为“世界屋脊”。而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处于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交错的高山峡谷地带,内有尼洋河流域穿越市区,具有河谷宽、海拔低的特点,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素有“西藏江南”之美称。林芝作为城市至今,虽然只有短短三四十年的历史,但其最近20多年内的城区面积相较之前己经扩大了10多倍,有着极高的建设效率。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和行政办公楼,宽阔的城市道路和偌大的城市广场均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多的便捷,但也不免有种置身于内地城市的错觉,林芝作为高原城市的风貌特征正在慢慢逝去。 本次研究以西藏林芝为例,对如何塑造高原河谷城市的风貌特色展开研究和探索,重点提出城市特色控制引导和实施管理方法。1研究概况
1.1林芝概况 林芝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市域面积广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着高山峡谷、冰川湖泊、森林牧场、珍稀动植物和历史古迹等自然与人文景观,拥有世界上最深、最长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以及世界第十五高峰南迦巴瓦、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米堆冰川等世界级旅游资源。林芝中心城区位于巴宜区(原林芝八一镇),地处尼洋河谷地区,中心城平均海拔在2 800 m以上,城市周边有比日神山、苯日神山等多座高山雪峰,是我国典型的高原河谷城市。
1.2城市风貌现状与主要问题 由于高原河谷城市普遍存在城市建设用地局促、城市形态狭长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开发建设,城市的风貌特色往往被忽略,林芝中心城也同样存在这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空间尺度失控。 新建建筑多采取一般城市的“大院+高层建筑”的建设模式,不仅造成了土地使用效率的降低,还导致城市尺度失控、城市街道空间界面感缺失及城市与周边山水环境不协调等问题。 (2)宜人尺度公共空间缺失。 城市道路密度低,造成了城市大格网的城市肌理。这一情况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路网以服务机动车为主,人车在同一断面下争夺活动空间,导致交通不畅、停车困难、人行道被停车占用及步行系统被机动车打断等一系列矛盾。对于一个旅游城市来说,缺少特色化的宜人尺度公共空间系统,会大大削减林芝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功能。 (3)城市街道活力不足。 林芝的城市服务设施多采取“沿街店面模式”,这种布局模式的旅游设施服务水平相对低端化,同时在小城市的街道骨架下容易造成“人车混乱”的恶性循环,因此也一直是城市服务无法提质、交通无法疏导的顽疾。若想改变这一局面,全面提升城市活力,就不应仅是进行“穿衣戴帽、街道治理”的小手术,更应对城市的功能和结构的深层问题进行分析,补充城市“滨水商业街区、商业步行街区、文化创意街区”等街区式服务功能,系统地织补城市服务网络,从根源上优化城市结构和服务系统。 (4)建筑风貌特色不强。 受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条件的制约,林芝的建筑设计多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忽略了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