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2期 > 规划管理 > 人本规划视角下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监测数据的思考
规划管理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人本规划视角下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监测数据的思考

易 峥,冷炳荣,王 芳,李继珍,王 英   2018-03-12 09:53:03
 

[摘 要]文章回应城市总体规划改革规划实施监测的要求,结合人本规划对人本数据的需求,以及新技术环境下数据的变革,提出监测数据要实现空间尺度精细化、时间精度实时化和数据维度多样化。通过数据综合,生成城市特征分区和联系分区,形成对城市特征的认知和监测的基础,并以建设成熟度、时空协同度、结构匹配度及运行效率来评估物质空间建设与人类活动的协调程度。
[关键词]人本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监测;数据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2-0055-06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易峥,冷炳荣,王芳,等.人本规划视角下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监测数据的思考[J].规划师,2018(2):55-60.

Monitoring Data Of Urban Master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In Human-oriented Planning View/Yi Zhen, Leng Bingrong, Wang Fang, Li Jizhen, Wang Ying
[Abstract] Following the monitoring demand of urban master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data demand of human-oriented planning, and the reform of new technical environment and new data, the paper thinks that monitoring data need to realize the refined spatial scale, real-time, and various dimensions. By using data synthesis, the paper divides urban characteristic zones and relation zones as the base of cognition and monitor, evaluate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patial creation and human’s activities from the building, time-space, stru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efficiency.
[Key words]  Human-oriented planning, Urban master plan, Implementation monitor, Data


0引言

改革规划实施监督的机制、路径和方法,建立一套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是当前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方向,也是所有编制2040总体规划城市所面临的一道难题。在对总体规划的实施监督中,监测是基本,笔者认为对总体规划的实施监测实质是对城市运行的监测。本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需要建立起城市运行监测与评估的工具、方法、内容和机制,把握城市发展规律,认清城市问题,推动理性决策,使规划从蓝图式技术文件转型为能应对城市空间发展近远期问题的公共政策。城市的复杂性使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Hopkins总结了城乡规划的四个属性:相关性、不可分割性、不可逆性和不完全预见性,且每一个属性都是动态变化的[1],这四个属性决定了实施效果会与规划最初的目标发生偏差,这种偏差会通过城市运行特征反映出来。城市运行反映了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而监测的任务就是发现问题、找出偏差、发出预警,再通过规划、管理或政策的手段来实现对监测的反馈。数据是规划实施监测的基础,虽然规划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增加了实施监测的困难性,但近年来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的发展使得人类获取数据的量级一日千里,新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技术提供了新的城市研究范式与城市认知。新数据在空间尺度上由小范围高精度、大范围低精度到大范围高精度发展变革,在时间尺度上由静态截面到动态连续变革,在研究粒度上由“以地为本”到“以人为本”变革[2]。人本规划是当前城市规划转型的核心价值,规划要围绕人的发展和人的需求展开,规划的监测视角也应特别关注城市中的人。
先期开展总体规划修编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开始探索实施监测的方法和内容,形成了一套总体规划实施指标体系。上海建设了城市发展战略数据库平台(SDD),搭建起“核心指标—监测指标—系统指标”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平台为城市建立实时“体检”制度,动态监测、评估规划的实施状况,及时对规划进行维护[3-4]。鉴于对总体规划的实施监测刚刚起步,对一些关键问题还没有形成结论和有效的实践成果(如规划监测什么数据?多源异构的数据如何综合才能反映城市特征?城市监测的价值导向是什么?城市监测应当预警什么内容?),因此有必要在本轮总体规划修编开展之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即对人本规划视角下总体规划监测的数据特性、数据综合方法及评价原则进行思考。

1总体规划转型下的人本数据需求与特性

1.1人本数据是人本规划的基础
传统总体规划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和物质空间建设指标,人的因素只是作为核算物质空间的一个变量,如人均GDP、人均社会零售额和人均用地指标,以及千人学生数、千人床位数、人均公园绿地和人均居住用地等。在这些指标中,人是无差别的、静态的也是无关联的。笔者认为在国家倡导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改变规划重物轻人、重量轻质的背景下,城乡规划向人本规划的转型必须有赖于对人的观测,以及对城市空间中人的活动的把握。“以人为本”时代的城乡规划追求有质量的城乡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在人本规划时代,需要将人的行为、地物、环境和空间数据进行耦合,形成人本规划的数据基础。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7]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