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2期 > 域外规划 > 意大利历史城镇保护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域外规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意大利历史城镇保护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赵 烨   2018-03-12 09:43:10
 

[摘 要]意大利历史城镇保护和历史地段复兴实践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保存着历史遗产,且这些历史城镇均保持着高度的活力与集聚力。文章通过对意大利192个代表性历史城镇的分析,全面回顾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意大利历史城镇演化的脉络和特征,并总结了其保护观念的转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城镇与乡村的保护和更新的启示。
[关键词]意大利历史城镇保护;历史中心;整体性保护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2-0134-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赵烨.意大利历史城镇保护实践的经验与启示[J].规划师,2018(2):134-139.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Historical Towns Conservation In Italy/Zhao Ye
[Abstract] The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al towns in Italy have a long history, almost cities are keeping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those towns are keeping a high vitality and cohes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192 towns of Italy, the paper reviews the evaluation and character of historical towns in Italy from the 1950s, summarizes the transition of conservation idea, and makes some suggestion to China.
[Key words]  Historic towns conservation in Italy, Historical center, Integrated conservation


意大利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国土扩张、边界调整及政权更替,长期处于地方割据、城邦林立的状态,各地区在不同时期出现了多个种族部落,被不同政治权势掌控,接受各异的文化熏陶与洗礼。特殊的自然地理状况、政治人文传统和产业经济特征都深刻影响着意大利的发展,更造就了多样化的历史城镇。
意大利在古代初步形成了城镇体系与网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特有的“分散城镇化”特质①一直受到保护并得以延续。这种分散式城市空间格局的雏形形成于古罗马时期,当时采取的严整划分土地的系统性方法(Centuriazione)②促成了方格网式的土地分割肌理,并形成了影响至今的异常分散的土地产权分割和使用方式。意大利的土地产权分割体系既是其重要的历史人文遗产,也是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通过土地重整,建立起城市和聚居地的连接系统,极大地改变了区域的经济地理环境。
除了对农业用地的规整切分与合理利用,意大利由社会文化的同一性所维系的小城镇体系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经济与文化属性共同促成了当今意大利城镇的发展态势。

1意大利历史城镇统计与形态分析

根据意大利国家历史艺术中心协会(ANCSA)③的估算,意大利的历史聚落约有20 000个,既有历史街区,又有独立的城镇和村落,每个定居点都有属于自身的特定历史。少于15 000人的城镇占意大利城市总量的91.8%,构成了意大利特有的聚居方式,并包含大量的有形与无形遗产,传统文化、历史价值极高。
笔者通过对意大利192个代表性历史城镇的分析(图1),从外部影响、空间形态和重要标志3个方面梳理意大利历史城镇演化的脉络与特征。

1.1外部影响
1.1.1地理环境
聚落的出现大多与地形相关,聚落的布置一般靠近水源且背靠山坡,并远离宽阔的河道水系和沟壑。在192个城镇中,77个起源于山谷或平原,79个起源于丘陵或山区,36个起源于海岸线附近。历史事件成为促进城镇迁址的主要因素,当遭遇战争或入侵后,63%的平原聚落会不约而同地迁移至山坡或山顶以躲避战乱或加强应敌能力,85%的山区聚落选择原位重建或迁移拓展,20%的海滨聚落选择迁址于更靠近内陆的位置;而位于高位的聚落便进一步巩固其军事战略地位,或者发展成为重要的主教城市;80%早期开展码头贸易的聚落至今仍延续着原有功能,或更趋向海滨与建设内港。
1.1.2时间脉络
受到人的活动范围局限和迁移速度影响,各区域出现人类活动痕迹的时间不同,同区域的人类聚落出现时间相对接近,且人类痕迹遗存、考古证据和文明类型基本同源。北部聚落出现较早,大多出现在新石器时代至古罗马时期,以当地土著、伊特鲁里亚人、伦巴第人、威尼斯人及凯尔特人为主要聚居者;中部聚落大约出现在史前旧石器时代至古罗马时期,伊特鲁里亚人、萨比尼人、皮切尼人及罗马人先后在这一区域定居;南部聚落则出现时间更晚一些,除了史前至青铜时代出现了少数小型聚落,其他聚落大多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腓尼基人、诺曼人及阿拉伯人为主要入侵者和统治者。意大利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使城镇的建筑风貌保持风格统一:几乎每个城镇都是由多个发展片区拼贴而成,无论是替换的建筑单元还是扩张的新建片区,在规划和建筑修护技术上都对空间肌理及建筑风格进行了严格控制,保证了与既有要素的呼应。意大利的历史城镇除当代建设在建筑体量和组合上出现了较大变化易于辨认外,从平面图上很难清晰地识别各时间段的“接口”,更像是一气呵成的完整城镇。例如,蒙塔尼亚纳(Montagnana)的城墙修建于公元前300年,城中现存建筑大多建于13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9]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