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针对我国滨水社区控规层面涉及的规划设计方面的问题,对公共空间包容性规划的要素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公共空间包容性规划的设计引导措施。同时,文章结合驻马店练江河商住区整体概念性规划的实践,提出了具有公平性、正义性、多元性、开放性和特色性的社区公共空间包容性规划的设计引导措施,以期在社区控规层面的工作中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公共建筑设施—公共空间”体系。 [关键词]公共空间;包容性规划;设计引导;滨水社区;驻马店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1-0077-05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 李飞,张晓燕,孙靓,等.滨水社区公共空间包容性规划设计引导措施[J].规划师,2018(1):77-81.
Planning Guidance For Inclusive Public Space In Waterfront Community/Li Fei, Zhang Xiaoyan, Sun Jing, Liu Wenjun [Abstract] Due to the problems of regulatory planning of waterfront communi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planning principle of inclusive public space, puts forward the planning guidance strategies. With the practice of Lianjianghe community of Zhumadian, the paper builds a control system of fairness, justice, diversity, openness and characters, and the “public buildings facilities-public space” system of faimess and justice. [Key words] Public space, Inclusive planning, Design guidance, Waterfront community, Zhumadian
1包容性规划研究背景
1.1包容性规划的理论发展 在国际上,社区中公共空间的包容性规划已被列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指出在可持续社区建设中提供安全、包容性、无障碍和绿色的公共空间,是实现可持续社区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1]。2016年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厄瓜多尔举行并通过了《新城市议程》,会议指出“要保护、保存、恢复和加强生态系统、水、自然栖息地,从空间发展(Spatial Development)的角度,在滨水地区等多功能区域,构建安全、包容、可使用、绿色和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延续城市与社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2]。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加强城市设计……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3],延续城市文脉,“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4]。滨水地区的公共空间规划逐渐从早期的仅注重滨水绿带的连续性,发展为注重滨水公共空间与周边滨水社区的共享性、互通性与连续性。例如,2000年的芝加哥市中心区规划通过连续步行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开发,将芝加哥河引入城市内部[5]。
1.2公共空间的包容性规划研究背景 目前,学者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公共空间包容性规划进行了研究:1)从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角度研究塑造包容性公共空间的详细规划措施。例如,范风华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包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由与多样的活动类型,以及领域性和私密性、柔性边界[6];陆映梅提出自然与人文结合、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处的公共空间,以及慢性系统、眺望系统等措施[7]。 (2)基于生活性街道设计的研究。例如,Elizabeth Burton在《包容性城市设计》一书中提出“生活街道”需具备熟悉性、易读性、可达性、独特性、舒适性和安全性6个设计原则[8]。卢哲、胡伟等人认为生活性街道应具备交通效率、空间感知、路线商业区、混合使用、邻里公园、非正规经济和街道设施[9-10]。 (3)对研究方法的探讨。例如,杨滔利用空间句法的整合度分析方法研究包容性规划设计的空间形态的合理性[11]。 然而,当前缺乏从控规层面对滨水社区公共空间包容性规划的的研究,因此本文以驻马店练江河商住区整体概念性规划为例,探讨了社区控规层面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要素特性,并提出了包容性规划设计引导措施。
1.3存在问题 (1)滨水社区开发造成滨水公共空间体系的断裂。由于开发商更关注社区内部的安全性,对公共空间的连续性重视不足,利用围墙营造封闭型社区,导致滨水公共空间被社区割裂。 (2)滨水社区无法均衡享用公共空间。社区之间的步行联系被割裂,导致离滨水地带近的社区对滨水公共空间的使用较便利,而离滨水地带较远的社区难以享用滨水公共空间。
2公共空间包容性规划的要素特性
2.1内部特性 在社会空间分异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滨水社区公共空间的包容性规划应突出内部特性,即制定衡量包容性规划的社会绩效的FJP策略:公平性(Fairness)、正义性(Justice)、多元性(Pluralism)。公平性强调滨水社区内部公共空间的均衡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