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1期 > 规划广角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反思与建议 |

规划广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反思与建议 |
孙垚飞,黄春晓 2018-01-30 10:00:50 |
|
[摘 要]文章以江西赣州夏潭村为实证对象,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困境,主要反映在4个方面:极端的人口结构带来对公共服务的极端化需求;极端收入水平带来对非正式服务的需求;条块化配给方式带来公共服务运营维护的难以为继;农村聚落高度离散带来对公共服务空间均好性的冲击。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农村公共服务在农民需求与规划供给之间存在着人性化与标准化、产品性与物质性、流动与固定、市场性与行政性4个方面的冲突,并尝试性地提出流动式、组合式、网络化的空间解决建议,以期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提供思路。 [关键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流动服务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1-0106-07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孙垚飞,黄春晓.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反思与建议[J].规划师,2018(1):106-112.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Distribution/Sun Yaofei, Huang Chunxiao [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Xiatan village in Ganzhou, Jiangxi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dilemmas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configuration: an extreme and informal demand caused by particular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income level; the unbalanced allocation leads to an unsustainable operation, and scattered rural settlements hinder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distribution. Then, the paper summarizes four conflicts of rural public service between need and supply: human care versus standardization, production versus physical space, mobility versus fixation, market force versus administrative force. Finally, the paper tries to construct a mutable spatial network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Key words] Village, Basic public service, Mutable service
0引言
我国城镇化多年来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研究表明,公共服务因素在所有影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因素中贡献率达30%~40%[1]。近年来,政府和规划部门大力建设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国家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同时,国家的城乡统筹战略正在深化、细化,并逐步深入到财税体制、投资机制与社会管理等改革的深层次环节。 与此同时,学界围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现状、配置机制和实施路径4个方面展开了持续的分析与讨论,研究视角跨越社会学、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和法学等领域。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实施路径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政府管理机制等方面[2-3]。规划领域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在空间的落实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区域空间布局层面,研究了区位选择和布局模式、空间布局的公平性和可达性、布局的社会分异及其形成机制等问题[4];针对公共服务设施自身体系构建,文献主要研究配套体系、设施类别、布局要求和建设标准等方面的内容[5-7]。研究视角上不断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相融合;研究方法上不断与GIS及空间分析技术相集成。在规划实施领域,许多省市也出台了具体的配建标准,并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中的规划标准、规划方法和措施保障,不断推进乡村公共设施的发展。总体来看,针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2020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借鉴。 然而,我国的城乡差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依赖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与制度的均等化。即使在乡村的内部,其社会经济也会因为地域、人口、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近年来,农村公共服务规划和建设采用的都是原则性与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但规划的思路与逻辑本质上还是城市的,无法适应农村的实际情况,更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同时,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忽视了诸如人口变化、乡村转型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对于乡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应当立足于乡村本身,充分了解农村地区与农村人口的实际诉求,以自下而上的视角来进行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而不是站在城市的立场来分析乡村问题。江西省赣州市夏潭村位于国家特困地区罗霄山区,地形条件较为复杂,人民生活水平较为贫困,但经过多年努力正在逐步脱贫,能够代表我国广大农村的一般发展水平和人口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鉴于此,本文选取了夏潭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村所有村民进行全覆盖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试图获取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真实诉求,从农民的视角分析当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问题,并探索创新的规划模式,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健康发展。
1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困境
均等化的原则正在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朝着城市公共服务的标准迈进。但农村不同于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37]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