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12期 > 规划广角 > 全龄共享视角下苏州居家养老模式优化策略 |

规划广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全龄共享视角下苏州居家养老模式优化策略 |
王雨村,王艳春,王影影 2017-12-26 09:46:04 |
|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老年居住环境建设滞后,从全国老龄办的调研数据看,58.7%的城乡老年人认为社区环境存在不适老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出于成年型社会考虑,规划住房及配套设施只适用于成年人居住。因而,在社区建设中,配套设施及服务体系面临着从成年型向全龄型转变。文章针对当前规划困境,从各年龄群体共享的视角出发,基于老年人的需求探寻全龄共享的内涵,结合我国人口结构和社会现状探索全龄共享理念,总结了全龄共享视角下居家养老模式在配套设施、服务功能和景观体系三方面的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探讨全龄共享社区的建设。 [关键词]共享;居家养老;发展策略;宜居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12-0087-06 [中图分类号]TU984.11+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王雨村,王艳春,王影影.全龄共享视角下苏州居家养老模式优化策略[J].规划师,2017(12):87-92.
Optimizing Strategy Of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Model In Sharing View, Suzhou/Wang Yucun, Wang Yanchun, Wang Yingying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the construction of aged living condition is lagging behind. An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58.7 percent of the aged consider that living environment is not suitable for them. past plans did not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senior needs. Therefore, the facilities and service of communities are facing a change from adult type to all-age type. Based on the planning dilemma, from the viewpoint of sharing and the concept of all-age sharing,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haring idea with China’s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urrent social situation, puts forward three development paths about facilities, service, and landscape,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all-age sharing communities. [Key words] Sharing,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Development strategy, Livable
0引言
21世纪,我国迎来了“银发浪潮”。相关数据表明,当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1.44亿,占总人口的1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预测,至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将会升至2.55亿,约占总人口的17.8%,我国向老年型社会又迈进了一步。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老年消费市场,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然而,“4—2—1”家庭结构的形成,导致子女的养老负担加重,而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也使政府无法承载单一供给养老服务的经济压力,我国养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苏州早在1982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早了18年,比全省提早了4年,人口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1]。为此,苏州确立了“9064”养老格局。然而,由于忽视全龄共享问题,苏州的代际矛盾冲突愈加凸显。文章从各年龄群体共享的视角出发,指出全龄共享视角下苏州居家养老模式建设的重要性,结合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现状探索全龄共享的理论思想,继而结合苏州人口老龄化现状探讨如何进行全龄共享视角下的居家养老模式建设,为当前的居家养老模式建设提供若干思路。
1苏州老年人口现状及居家养老建设
1.1苏州老龄化形势 苏州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速快,高龄化趋势日益显著。自1985年起,苏州全市常住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的7%,成为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型地区[2]。2005年,这一比例已超过12%,同期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则超过16%,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底苏州户籍人口为637.65万,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31.7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0.65%,高龄化率为9.46%,且仍以每年5万人左右的速度上升,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会达到185万,老龄人口高龄化、高龄人口空巢化趋势愈加凸显。 各区老龄人口分布不均,年龄结构分区差异显著。2016年底,苏州户籍总人口为678万,其中老龄人口为170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5.2%。从分区老年人口数看,各区老年人口基数均较大,姑苏区的老年人口总数明显高于外围城区,老龄化程度均超过20%(图1)。姑苏区内部各街道之间的老年人口分布也极不均匀(图2)。 老年人口内部年龄结构显示,各区老年人口内部老龄化比重不同,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差异显著。姑苏区老年人口内部年龄结构老化最为严重(图3)。
1.2苏州居家养老建设成效 2015年《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提出居家养老的内涵,“由政府、基层民众自发组织、公司、社会志愿者等帮助家庭成员,给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服务”,包括日间照料、助餐送餐、家政保洁、医护料理、紧急援助、文化休闲和精神慰藉等多项服务[3]。 苏州从2003年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以来已大体形成极具特色的模式。至2015年,苏州居家养老服务点基本完全建成,街道和居住区全部建成日间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1]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