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来,武汉市新城区的山水格局在快速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受到挤压,城市山体的保护与利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文章结合《武汉市山体保护规划编制规程》,多维度解读武汉市蔡甸区山体资源的特征及现状问题,从山体落界线划定、分类分级提出山体管控要求和保障措施三方面提出山体保护的控制实施策略,力求强化蔡甸区的山水资源,加强对山体保护的控制与管理,为巩固武汉市“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提供有力支撑,并为其他城市的山体保护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体保护;管控要求;山体落界线;武汉市蔡甸区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11-0100-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丁兰,陈涛.武汉市蔡甸区山体保护规划及管控实施策略[J].规划师,2017(11):100-105.
Mountain Conservation Plan And Control Measure In Caidian District, Wuhan/Ding Lan, Chen Tao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mountain and water landscape pattern of Wuhan new city is damaged by the fast and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Following the formulation regulation of mountain conservation plan of Wuhan ci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ountain characteristic and problems of Caidian district,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mountain conserv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the definition of boundary line, control demand, and safeguard measures. These strategies are helpful to intensify the landscape resource, strengthen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mountain conservation,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axles, six wedges, multi-corridor” ecological frame, 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to other cities. [Key words] Mountain conservation, Control demand, Mountain boundary line, Caidian district, Wuhan
0引言
党的“十八大”强调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将城市规划由扩张型规划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重视生态安全。显然,由城市快速扩张带来的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倒逼城市节约集约利用空间,强化生态优先,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在此背景下,城市的山体、水系等基本生态空间受到广泛关注,山体规划与保护工作逐步趋向成熟。 在理论方面,国内外学者对山体保护规划进行了较多探索,基本集中在山体保护规划理念、保护线划定和管控、规划实施与管理三个方面。例如,黄光宇探索了我国密集人口背景下的山地城市发展模式,创立了山地城市生态化建设理论与方法体系;王国恩、易晓峰从方案阶段和政策阶段两个层面梳理了广州市落实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俞孔坚提出“反规划”理论,其切入点为非建设用地,以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红线的逆向思维促进城市在空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方面,英国于1938年颁布了《绿带法》和《国家公园与乡村通道法》,通过郊野公园这一载体,保留并保护城市边缘地带具有生态功能的山林。美国旧金山通过对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从把握整体原则、控制建筑高度及体量、塑造眺望景观等角度对城市空间进行管控,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我国泉州市于2000年编制了《“两江四山”保护规划》,该规划强调彰显文化特色,合理引导“山中村”搬迁、整改,在泉州市的山体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武汉市、福州市和珠海市等城市也相继开展了山体保护线划定的相关工作。 总体来说,虽然我国很多城市都出台了山体保护的相关法规,相关规划研究硕果累累,但是从实践看,山体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工作仍有优化空间。 (1)山体生态空间与城市发展空间有待统筹协调。山体规划往往就山体论山体,规划应加强整体层面对生态空间结构的控制,统筹生态空间格局。 (2)山体落界线划定体系有待完善。山体保护线的划定除了考虑高程、坡度和完整程度等自然属性,还应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控制要求,促进山体保护线划定的精准化及管理的精细化。 (3)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仍需摸索。例如,重庆市、福州市和珠海市山体保护规划强调对禁建区、限建区等空间的管控,对山体的功能利用、差异化发展建议考虑甚少,山体的保护与利用关系仍不够明朗。
1武汉市山体保护规划的实践意义
2011~2014年,武汉市建设用地增加15 623.12 hm2,建设用地年均涨幅达到3.03%。2014~2020年,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为176 hm2,其中江汉、武昌已无新增地来源,外围6个新城区的发展也面临生态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