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10期 > 规划师论坛 > 精细化城市设计与公共空间更新:伦敦案例及其镜鉴
规划师论坛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精细化城市设计与公共空间更新:伦敦案例及其镜鉴

杨 震,于丹阳,蒋 笛   2017-10-23 16:52:55
 

[摘 要]精细化城市设计是将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以成熟的管理体系、广泛的社会常识和有效的技术手段为基础,重点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改进,从而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在城市复兴的大背景下,伦敦更新与建设了许多标志性公共空间,为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建设提供了镜鉴:精细化城市设计应作为城市整体更新战略中的一个有机环节;精细化城市设计与公共空间更新必须以解决实际城市问题为导向,应适度摒弃“理想主义”,追求“实用主义”等。
[关键词]精细化城市设计;公共空间更新;伦敦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10-0037-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杨震,于丹阳,蒋笛.精细化城市设计与公共空间更新:伦敦案例及其镜鉴[J].规划师,2017(10):37-43.

London Detailed Urban Design And Public Space Renewal/Yang Zhen, Yu Danyang, Jiang Di
[Abstract] Detailed urban design integrates modern entrepreneurial detailed management with urban development; and it is based on mature management system, social common sens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it focuses on urban public spatial renewal for spatial quality improv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regeneration, London has renewed and built many symbol spaces. Detailed urban design should become the organic link in urban renewal strategy; detailed urban design and public spatial renewal shoul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urn from idealism to pragmatism.
[Key words]  Detailed urban design, Public spatial renewal, London

0引言

美国管理学家、经济学家泰勒最早提出“科学管理思想”,后经美国、欧洲传至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与日本现代企业的“精益生产思想”结合而最终形成“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它强调通过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1]。最近30年以来,“精细化”理念被广泛引入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领域,以促进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科学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从量的扩充转向质的提升。
英国首都伦敦作为全球城市,是精细化城市设计领域的积极践行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均强调:城市设计需要从程式化的设计过程转变为对公共领域“人性化、个性化、地域性”等维度的精细化塑造;其中,城市公共空间由于“承载着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协调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和标志性”,“是构成城市总体框架、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直接关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公众满意度”,因此是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核心[2]。在此政策理念引导下,伦敦在城市战略制定、规划政策引导、项目设计开发和管理体系设置等多个方面均将公共空间作为重要内容,积累了大量的公共空间更新与建设实例,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及参考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以精细化城市设计为主要视角,对伦敦的相关实践展开阐述与分析,希望由此形成对当前中国城市建设的镜鉴。

1城市设计在公共领域的策略性介入

1.1明确公共空间的核心地位
伦敦的当代城市转型始于20世纪80年代保守党政府执政时期。中央政府大力消减地方政府职能,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推动金融服务业取代制造业及港口贸易成为伦敦新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政府在城市建设领域体现出相当程度的“放任主义”倾向(Laissez-faire),削弱规划控制和公共设施方面的财政投入,让私人资本广泛“接管”(Takeover)“公共领域”的责任与义务,造成了公共空间品质衰败、数量下降及普遍的私有化等问题[3]。1997年新工党执政以后,一方面继续推动伦敦城市转型,在金融服务业之外更是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主张“第三条道路”,即寻求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平衡与合作,倡导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提升“公共领域”的品质[4]。
在此背景下,重新强化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通过精细化城市设计及管理来促进公共空间的建设与更新,成为政府城市政策的核心议题之一。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受政府邀请领衔组建“城市工作组”(Urban Task Force),完成了影响深远的研究报告《迈向城市复兴》,明确提出应将“以公共空间为核心的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策略”,贯彻到城市的复兴过程中[5]。这一战略思想被广泛结合到一系列的行动纲领及规划政策中,包括大伦敦市政府制定的《大伦敦规划》(The London Plan,2004)、《市长交通发展战略》(Mayor’s Transport Strategy)、《机会地区发展框架》(Opportunity Area Planning Framework)等。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37]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