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10期 > 世界城市日专版 > 基于骑行时空数据的共享单车设施规划研究
世界城市日专版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基于骑行时空数据的共享单车设施规划研究

邓力凡,谢永红,黄鼎曦   2017-10-23 16:47:46
 

[摘 要]共享经济为城市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现路径。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共享单车在影响城市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在慢慢改变城市的空间格局。从城市规划的视角看,共享单车使用的规范化本质上是解决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针对共享单车随处停放给城市管理带来的挑战,文章利用北京市建成区2017年5月10日至5月25日摩拜单车的使用数据进行了用户骑行行为的时空间特征分析,结果发现,工作日的骑行存在明显的早晚高峰时间特征;在公共交通和商业、餐饮等空间要素的影响下,骑行存在不同的空间特征,具体可划分为潮汐型、单向型、松散联系型、距离容忍型和紧密联系型5类骑行区域。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共享单车停车设施布局优化建议。
[关键词]共享单车;骑行行为;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停车设施规划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10-0082-07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邓力凡,谢永红,黄鼎曦.基于骑行时空数据的共享单车设施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7(10):82-88.

Bicycle-sharing Facility Planning Base On Riding Spatio-temporal Data/Deng Lifan, Xie Yonghong, Huang Dingxi
[Abstract] Sharing economy is a implementation path for urban green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Bicycle-sharing not only effect people’s daily travelling model, but also change urban spatial pattern. From the viewpoint of urban planning, normalizing the bicycle-sharing is one way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random parking, the paper analyzes users’ riding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use date of Mobike bicycle from 10th May, 2017 to 25th May in Beijing built up area.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riding in workday show a obvious rush hour characteristic; effected by the spatial element such as public traffic, trade and dining, the riding show a spatial characteristic, including tide-type, single-way type, incompact connection type, distance allowing type, and closely connection type. Base on these research,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ing suggestion for bicycle-sharing facility planning.
[Key words]  Bicycle-sharing, Riding, Time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feature, Parking facility planning

0引言

近几年,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科技浪潮背景下,共享经济开始大行其道,资本市场大量进入共享型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共享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现路径,也加快了城市发展的速度。从已有的共享经济实践看,2012年出现的C2C的汽车共享软件(Uber)减少了城市的交通出行量和碳排放量;C2C的民宿出租(Airbb)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面对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面貌的不断变化与革新,城市空间规划也需要迅速做出回应。
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2016年,以“随取随用”为目的的共享单车开始活跃在一二线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并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对比有桩单车的有秩序停放,无桩共享单车呈现离散分布状况,其随处停放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挑战[1]。从城市规划的视角看,共享单车使用规范化的关键是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涉及车道、停车设施等的规划布局。而在共享单车“随骑随停”这些看似毫无规律的“布朗运动”中,实际上也存在着客观规律,只要正确认识人们的出行规律,共享单车的停放就有章可循。因此,现阶段开展共享单车用户骑行规律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能够为共享单车的停车设施布局提供指导。
欧洲国家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重视自行车交通建设和公共自行车的投放使用,而关于公共自行车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重点关注自行车的建设运营、基本使用特征以及人的选择和出行行为,并从建成环境影响自行车交通出行的角度开展了系列研究[2-8]。在实践方面,国外也注重通过税收和行政手段,保障自行车的使用和停车设施建设[9]。从2007年开始,我国对公共自行车的投放使用引发了学者对自行车的重新关注,学者们试图从道路交通环境[10]、公共自行车供给规模和距离公交站点的距离[11]、骑行主体具体使用情况[12-13]等角度展开相关研究。但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配置不合理、用户租借困难等问题,我国学者对自行车的关注重点放在了自行车停放及租赁站点的选址布局上,大部分学者从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系统换乘的角度出发,通过自行车交通客流预测,结合用地性质和居住人口分析,构建选址优化模型,开展了公共自行车停车设施、租赁点的规划布局方法研究[14-20]。
近两年,部分学者基于公共自行车运营数据,开展了有关公共自行车使用的时空间特征研究[21-22],但从居民出行的时空间行为特征角度来探讨公共自行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5]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