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往的城市设计根据编制内容与空间层次的差异,可以分为总体规划层面的结构型总体城市设计、控规层面的概念型城市设计和修规层面的实施型城市设计三个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不同地区为了更加彰显地域特色,有效指导实施,提出了景观风貌规划或城市空间特色规划这一新的规划类型。这一规划属于总体城市设计的范畴,但其关注的焦点、编制的内容及成果的形式与总体城市设计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手法。基于此,文章在总结若干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对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与思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字]景观风貌规划;实施导向;成果体系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10-0089-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伍敏,郝辰杰.实施导向下的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方法探索[J].规划师,2017(10):89-94.
Implementation Oriented Cityscape Planning/Wu Min, Hao Chenjie [Abstract] From the difference of content and spatial level, urban desig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basic styles: master design in master plan, conceptual design in regulatory plan, and implementing design in site plan.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h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design, some cities propose a new plan style: cityscape planning or urba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This plan belongs to master urban design, but its focus, content and result is different, and the traditional formulation method is different. Thus, the paper summarizes some cases experience, explores the formulation method and idea of cityscape planning. [Key words] Cityscap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oriented, Result system
1景观风貌规划与总体城市设计的差异
景观风貌规划与总体城市设计在我国的兴起均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我国城市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两种规划的提法分别回应了两类问题:景观风貌规划在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重点对城市特色与传统文化生活进行保护;而总体城市设计的引入,是建立在对总体规划理性技术框架的反思之上的,是对包括总体规划在内的法定规划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其围绕人的感知,研究城市空间的需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形态和组织方式。 由于景观风貌规划与总体城市设计在我国均不属于法定规划,学界对两类规划的研究认知及规划实践一直没有统一的范畴。虽然两类规划的关注点有很大的相似性与重叠性,但是由于出发点不同,规划实践的落脚点仍然存在很大差异。总体来看,两类规划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表1)。
1.1目标性差异 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是着眼全局,而景观风貌规划的目标则是突出特色。目前对于总体城市设计较为认可的定义是“指在对城市历史文化传统深入提炼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对城市形态和总体空间布局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业界较为普遍的认识是总体城市设计应该对应总体规划的编制阶段和范围,一方面补充总体规划在城市空间布局方面的内容和深度,另一方面作为全局层面的框架和接口,协调各局部层面的城市设计。可见,总体城市设计的核心目标紧扣空间形态,是在全局层面明确城市空间形态的纲领性文件。与之相对应的,景观风貌规划的编制目标更加强调城市特色的彰显。张继刚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风貌探》中提出“城市风貌,简单地讲就是城市抽象的、形而上的风格和具象的、形而下的面貌”;李德华提出“城市风貌规划的侧重点应该是对于城市内在精神文化资源和城市物质空间的整合。”可以说,景观风貌规划的编制虽然也包含全局性的思考,但是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突出特色,特别是在“千城一面”和城市特色湮灭已经成为普遍性问题的当下,这一点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这使得景观风貌规划这种具有针对性的规划类型再次成为城乡宜居环境建设工作的引领性技术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