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10期 > 规划设计 > 基于需求导向的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方法探讨
规划设计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基于需求导向的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方法探讨

刘 曼,黄经南,王国恩   2017-10-23 16:43:12
 

[摘 要]文章基于对公共停车场的空间差异化需求分析,从需求预测—差异化供给—规划选址—服务区划分—规模分配—落实用地6个层面着手,结合 “停车生成率+LA模型”构建了公共停车场规划方法,并将该方法引入了潍坊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规划实践中加以论证。
[关键词]需求导向;公共停车场;选址规划;潍坊市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10-0101-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刘曼,黄经南,王国恩.基于需求导向的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方法探讨[J].规划师,2017(10):101-106.

Demand Oriented Urban Public Parking Planning/Liu Man, Huang Jingnan, Wang Guoen
[Abstract] Bases on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demand for public parking, thinking about the demand forecasting, different supply, site selection, service area division, scale allocation, and land impleme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lanning method with “parking generation rate+LA model” , and practices in the public parking planning of Weifang central city.
[Key words]  Demand orientation, Public parking, Site planning, Weifang city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快速扩张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小汽车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1]。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着停车位数量不足、供需不平衡,停车结构不合理、配比不科学,以及停车布局不均衡等突出问题[2]。针对这些问题,我国近期出台了一些旨在引导停车设施建设的政策。2015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在进行停车预测时,应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用地属性等状况,合理测算停车需求,并采用差别化的停车供给策略;在规划布局时,应优化设施布局,并及时将其纳入城市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好用地管控。”2016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用地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应“合理配置停车设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可以看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与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同时,与其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类似,当前我国的城市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及配置模式也逐渐由“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3],即从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公平与效率[4]。因此,准确预测停车需求与科学管理停车设施是实现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关键。

1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许多对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中停车场地需求的研究。例如,吕峰等人引入需求管理的概念,从需求总量、需求时间和需求空间三个方面阐述城市停车规划对策[5];朱亮以需求预测模型作为支撑,结合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布局原则和评价指标,提出完善国内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布局的方案[6];张磊等人提出在规划中应改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方式,创新基于居民需求导向的规划编制工作方法[7];朱福根对公共停车需求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公共停车设施的供应规模、指标及规划策略[8]。
尽管以上研究已尝试通过需求引导规划,但仍有不足之处。首先,目前停车需求预测方法一般是通过历年汽车保有量计算汽车增长率,通过对小汽车数量的预测进而得到停车需求量。而这种方法仅得到停车需求总量,并没有跟空间的实际需求相关联。这种忽略停车需求空间差异性的方法无法将预测的停车泊位直接分配到规划的公共停车场中,导致有些地区停车位供应过剩而有些地区供应不足。其次,目前在停车预测时较少将用地规划的因素纳入其中,造成需求预测结果与规划环节脱节,特别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缺乏停车需求预测与分析,直接导致停车场地规划中确定的停车场地难以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落地实施。因此,传统方法对停车场空间位置的选择并不科学,合理预测停车需求使之有效分配至各个规划停车场,并将规划停车场用地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有效衔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本文从用户(主要为小汽车车主)需求这一角度出发,在进行公共停车需求预测时,引入停车生成率模型,通过城市用地规划模拟未来人口的分布,进而计算其对公共停车的需求,并将停车需求与空间位置相匹配。在进行布局规划时,引入位置分配(Location Allocation,简称“LA”)模型作为辅助工具进行停车选址和服务区划分,根据空间需求进行位置分配和规模划定,力图在数量和空间上达到停车供需平衡。
停车生成率指的是单位面积的各类性质用地均会产生一定的停车需求量,而总的需求即为所有用地的停车需求总量[9]。其计算原理为:单位面积的用地,根据其用地性质及开发强度可推算出相应的人口,根据单位人口的汽车保有量及单位车辆的停车配比可推算出停车需求。LA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39]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