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9期 > 规划师论坛 > 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的环境微改造
规划师论坛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的环境微改造

乔 硕,张 擎   2017-09-28 09:24:06
 

[摘 要]城市的包容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不仅应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融合问题,更应解决城市建设发展的不均衡现状,保证规划关怀的实现与资源的合理共享。文章在定义传统风貌型社区、明确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从社区包容性发展的微改造需求、目标和内容要素等方面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同时结合逢源街西关大屋社区的环境微改造来说明社区包容性发展的必要性与实施意义。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规划关怀;传统风貌型社区;环境微改造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9-0029-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乔硕,张擎.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的环境微改造[J].规划师,2017(9):29-34.

Inclusiv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Micro-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Scene Community, Guangzhou/Qiao Shuo, Zhang Qing
[Abstract] Urban inclusive development is a complex process system, should not only solve the integration problems from different social group, but also solve the unbalanced situ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dvance the humanistic care and resource sharing. By defining traditional scene community and its composing element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cene community of Guangzhou, and make a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demand, target, and content of micro-transformation. At last, the practicing of Sai Kwan Mansion community in Fengyuan street proves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inclus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clusive development, Planning care, Traditional scene community, Environment micro-transformation

 

1城市包容性发展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了近40年的时间完成了接近60%的城市化率进程,这一成就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年左右的城市化发展。但是,高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也暴露出诸多城市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中,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有限的资源被分配到更有价值、更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地区。其次是大量的移民问题,他们进入城市并融入当地社区生活,参与城市建设与发展,他们是城市财富的创造者,又往往是城市资源共享的被忽略者。面对大量的外来移民和有限的城市资源,应如何合理分配与利用,如何平衡城市发展的利益群体,是当前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包容性发展”的城市规划概念应运而生。
城市的包容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大多数城市中存在的社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其根源在于社会资源和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在城市建设方面过分强调物质层面的发展,却忽略了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建设;不能很好地统筹新城建设与老城发展,不能兼顾弱势群体对城市资源的共享,导致社会分化日益明显。而城市的包容性发展不仅应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融合问题,更应解决城市建设发展的不均衡现状,保证规划关怀的实现与资源的合理共享。
此外,一座包容发展的城市应是一座有文化特色的城市,一座没有地方化的国际化城市是没有根基的,同样一座缺失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城市也并非是一座包容发展的城市。对于城市中现存的传统风貌型社区而言,其承载的不仅是历史文化,更是城市的未来发展。因此,只有让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传统风貌交织共融、共同发展,才能打造出一张标志性的城市名片。
2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概况

2.1传统风貌型社区的定义及要素
传统风貌型社区是指位于或比邻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历史风貌片区及其周边协调区,或是其他尚未划入历史保护区范围,但保留了较为突出的传统风貌或地域特色的城市社区。
广州的传统风貌型社区大多为清末至民国期间所建,这些社区的规划布局大多特色鲜明、建筑风格明显、建筑质量参差不齐,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有骑楼街、西关大屋和中西合璧式洋房等。总体来看,传统特色西关大屋与中西合璧式洋房的重新利用及活化价值较高,特别是在传统风貌型社区内具备进行环境微改造的良好条件。
总而言之,此类社区的构成要素涵盖与社区居民日常密切相关的各种物质性因素和条件,具体包括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社区市政与公共设施及房屋建筑四大类要素。

2.2广州传统风貌型社区包容性发展的现状
广州历来是一座开放城市,自南越国至今以文化的包容发展著称,从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族群的繁衍生息中可见一斑。然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座包容的城市却未体现出对传统风貌型社区的包容发展。
2.2.1城市空间资源的差异化发展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资源的空间规划,因此城市包容发展归根结底是城市空间资源的包容发展。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7]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