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现阶段的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多强调规划成果的全面性,缺乏针对性且无法有效地衔接下层次规划建设。文章在对我国现阶段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首批15个海绵城市试点的实践,从格局构建、要素控制、建设引导和运营管理4个维度解析了水资源利用型、综合协调型及洪涝灾害治理型3种海绵城市的规划编制策略,尝试构建面向实施的海绵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并对海绵城市规划编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四川省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9-0077-08 [中图分类号]TU984.11+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岳波,卓想,高黄根.四川省海绵城市试点规划编制实践总结及展望[J].规划师,2017(9):77-84.
Summary And Outlook Of Sponge City Planning, Sichuan/Yue Bo, Zhuo Xiang, Gao Huanggen [Abstract] At this stage, the formulation of China’s sponge city planning is mostly emphasize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planning results, lack of the pertinence and guidance to subordinate levels. By clearing the plan formulation situation of sponge city, and combining the practice of the fist 15 pilot c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pattern construction, factor control, construction guidance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the paper analyzes planning strategy for three kinds of the sponge cities: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Meanwhile, the paper tries to build the plan implementation-oriented formulation system, and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 to sponge city planning. [Key words] Sponge city, Planning formulation, Sichuan province
1研究背景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查数据显示,2008~2010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其中137个城市发生过3次以上内涝灾害,57个城市最长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内涝灾害已然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常态化问题[1]。因此,社会各界对“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综观近年来的海绵城市规划编制成果,更偏重于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的蓝图式数据模型的研究,缺乏面向实施的建设控制与规划引导;仍旧是“全面”的规划,缺乏针对性且无法有效地衔接下层次规划建设,常常被束之高阁,陷入“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窘境。 当前,对于海绵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海绵城市规划是什么”与“如何编制海绵城市规划”,研究对象大多为城市中心城区的规划实践,研究内容侧重于对规划理念、年径流总量技术控制方法等的介绍,缺乏对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内容与编制方法的探索[2-5]。
2现阶段海绵城市规划概况
2.1海绵城市规划编制中的问题 (1)海绵城市概念起源于1972年美国《联邦水污染控制法》所提出的最佳管理措施理念(BMPs),其核心内容包括非点源污染控制和雨洪管理,即通过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和浅草坑等绿色基础设施减少暴雨径流,提高水质[6]。20世纪80年代末,澳大利亚提出了水敏性城市设计,与最佳管理措施理念相比,水敏性城市设计更偏向于解决城市水质污染、保护利用地下水和增加雨水利用率等传统排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7]。20世纪90年代后期,荷兰、瑞士和新加坡等国家提出了低影响开发理念,提倡构建可持续排水系统(LID and SuDS),聚焦于减小社区层面的暴雨径流,主要措施包括培植草洼地、增加雨水花园和改造透水路面等[8]。近几年,海绵城市(The Sponge City)的概念正式被提出,其目标为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减少城市洪涝灾害,主要方法包括渗、滞、蓄、净、用、排等。由此可见,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海绵城市概念、内容、建设方法不尽相同,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 (2)海绵城市作为一种雨洪管理工程技术手段被引入我国,主要用于解决目前我国在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的海绵城市概念更为宏观,内容更为丰富,对海绵城市规划成果的期望更高。部分委托方对海绵城市的理解并不清晰,导致规划目标导向不明确、编制任务拟定不清晰,缺乏实用价值。 (3)海绵城市规划作为专项规划的一种类型,虽然目前国家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导则》等文件,但是对规划编制的要求较为笼统。同时,海绵城市规划的编制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很多规划师套用给水、排水或雨水防涝等专项规划,导致海绵城市规划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2.2海绵城市规划的类型 现阶段海绵城市规划主要包含海绵设施建设规划和专项规划两种类型。其中,海绵设施建设规划主要针对城市中特定的区域,如城市新区、建成区等。这类海绵城市规划的规模较小,采用控制年径流总量的方式,通过布置下凹绿地、调蓄设施和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落实海绵城市规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