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8期 > 规划广角 > 多层级形态区域视角下旧城住区的演变机制与更新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多层级形态区域视角下旧城住区的演变机制与更新

姚 圣   2017-08-28 09:54:35
 

[摘 要]国内大量旧城住区正处于加速衰落的过程中,面临城市更新的压力和困境。文章以广州西关住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形态学研究理论,在深入解读旧城住区的历史形态特征和演变动因的基础上,从多等级的形态要素逐层进行形态解析,最终综合形成多层级的城市形态区域研究结果;研究住区形态的演变规律和发展模式,建立形态基因的影响评估模型,分析空间适应性变化规律,探讨开发强度评估和形态预测的互动作用关系;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角度探讨旧城住区的保护更新策略及形态控制手段。
[关键词]城市形态区域;旧城住区;城市更新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8-0098-07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姚圣.多层级形态区域视角下旧城住区的演变机制与更新[J].规划师,2017(8):98-104.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Renewal Proposal Of Residential Area In Old City From The Viewpoint Of Multi-level Morphological Regions/Yao Sheng
[Abstract]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ial areas in old city are declining, and are facing the pressure and dilemma of urban renewal. In Xiguan residential area of Guangzhou, by urban morphology theo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force, analyzes urban form from multi-level elements, and finally gets the result of multi-level urban morphological region;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evolution rule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residential form, builds the evolution model of morphological gene, analyzes the rule of spatial adaptation,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diction of urban form and evaluation of intensity. At last it discusses the tactics of urban renewal and the means of 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in old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Urban morphological region, Residential area in old city, Urban renewal


1旧城住区开发与保护矛盾下的城市更新困局

(1)旧城住区的更新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中国的城市社会经济正经历复杂的转型过程,大量的旧城更新诞生于市场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分权化社会治理全面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城市空间持续膨胀和城市结构频繁重组,导致了城市形态的急速变化。旧城更新需要面对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二元的剧烈变动与调整,面临着来自政府、开发商与市民等多方面的利益平衡,也成为中国目前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空间冲突的焦点。如何应对资源环境的约束、平衡城市社会空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是中国大多数传统城市急需解决的问题。
(2)广州旧城内的传统住区正处于加速衰落的过程中。
像大部分的中国传统城市一样,广州旧城区中存在着大面积的历史住区,以西关城区为例,大多传统住宅区域并不属于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功能活力下降,空间次序混乱,甚至衰退成为危旧房屋或棚户区域。难以割舍的传统工业和专业批发市场迫使广州旧城区逐步低端化,旧城住区的人口呈现“三元结构”①的混杂特征,不少传统住宅甚至被低价租赁为仓库。旧城低端产业不断蔓延,住区处于加速衰退过程中。广州旧城住区是在特定地域内长时间历史形态演变至今的结果,蕴含着城市的文脉信息,代表了城市的历史地域特色。拆或留,保护还是发展,成为很多城市管理部门棘手的难题。

2城市历史形态研究的必要性:康泽恩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的应用

2.1城市历史形态和社会经济动因的解读
广州旧城住区的更新规划需要建立在对城市历史形态和社会经济动因深刻解读的基础上,首先需要充分理解其过去到现在的演变过程和类型特征,挖掘其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的缘由。起源于西方学界的“城市形态”这一概念可以高度概括和表达城市的物质形式及其反映的社会经济信息。早在1966年,康泽恩就已经为欧洲地域背景下的城市形态研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城市形态区域理论[1],其体现了对城市历史形态演变过程的概括性认识(图1)。城市形态区域化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分析城市景观的历史地理结构。理解城市形态区域,最重要的是识别“形态单元”。这些单元构建出一个形态结构,从历史动态的角度表现一个城市区域在自然和人工作用下的形态特征[2]。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城市形态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其理论方法对于广州旧城住区的更新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意义。而研究综合的、跨学科的城市形态分析方法不仅可以为认知城市的物质形式及其社会内涵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而且可以为深化和加强城市历史保护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支持[3]。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2]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