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8期 > 会议与活动 > 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暨《规划师》·日照经验交流会(2017)成功举办
会议与活动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暨《规划师》·日照经验交流会(2017)成功举办

潘付英,梁 倩   2017-08-28 09:39:43
 

2017年6月30日,由日照市规划局和《规划师》杂志社联合主办,日照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暨《规划师》·日照经验交流会(2017)”在日照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家规划设计单位和规划院校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日照市副市长李峰和《规划师》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徐兵出席会议并致辞。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日照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高明、《规划师》杂志副主编毛蒋兴、《规划师》杂志社副社长熊元鑫。会议开幕式由日照市规划局局长郑承杰主持。此次会议以“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包括主题交流会、分组交流会两个部分。

1主题交流会

在主题交流会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险峰、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教授王林、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袁锦富、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刘春凯和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黄瓴围绕主题“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分别作了精彩的发言。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如下:

城市更新的当代价值与实践探索
阳建强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城市更新自产业革命以来一直都是城市规划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是城镇化水平进入一定发展阶段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更新分为3个阶段:缓慢发展阶段(1978~1996年)、快速发展阶段(1996~2010年)、量质并重阶段(2010年至今)。而当前我国城市更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①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②空间资源日趋紧张;③公共利益难以保障;④建设性破环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阳建强教授通过对南京古城格局的整体保护与织补、南京秦淮老城的综合更新与功能提升、北京焦化厂工业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案例的分析,总结了4点经验与措施:①由过去仅注重“效率”和“增长”的单一目标转向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城市文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更广泛和更综合的目标;②促进精英规划向社会规划转型,形成一个横向联系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双向运行的开放体系,使城市更新改造规划建立在科学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基础上;③城市更新方式应由粗暴、急剧、单一的大拆大建转向稳妥、渐进、多元的城市修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多维价值的协调统一;④发挥集体智慧,建立对话平台,加强多方的沟通与合作,重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城市更新的持续、健康发展,以走向持续、包容与多元的城市更新。

在沟通中前行—城市更新中的政府·市场·公众
张险峰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经过近40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普遍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城市更新不论从空间生产、土地财政视角,还是从积累问题、自我修复的视角,都已经到了不得不唱主角的新阶段。而面对存量空间的更新,既有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复杂化,以及伴生的产权问题、资金问题、拆迁问题、利益分配等,给项目实施带来巨大的挑战。而城市更新主导者能否把握住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动力和市场需求,准确定位;是否能够平衡好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达成共识;方案设计是否能够促进多元目标的落地,保证后期运营的持续和盈利;实施中能否坚持方向并结合市场需求作出合理应对;政策、制度设计是否可以支撑项目付诸实施是城市更新成败的决定因素,而政府、市场、公众的诉求能否达成一致,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以上因素,张险峰总工程师以常熟招商城(国际服装城)整治规划、秦皇岛西港区搬迁改造、东莞市虎门镇虎门大道城市设计、青海茶卡盐湖环境整治提升为案例,提出应把握好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动力,准确定位、顺势而为,避免主观臆断、好高骛远;充分沟通、了解民意和企业诉求,实现多元利益的平衡;前置运营方案、设计富于创造力的方案,促进项目的落地,保障后期商业运营成功;结合市场需要,调整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避免一条道跑到黑;实事求是、建立富于创新的制度设计。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3]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