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7期 > 规划设计 > 基于学生行为特征的大学校园规划更新方法 |

规划设计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基于学生行为特征的大学校园规划更新方法 |
王纬伟,甄 峰,曹 阳,席晓东,朱寿佳 2017-07-25 15:01:36 |
|
[摘 要]大学校园规划与建设在近年的急速扩张中产生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与更新,而现有大学校园规划更新的研究存在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的局限。基于此,研究尝试采用智能手机GPS定位功能,收集学生行为的时空数据,并结合ArcGIS软件的可视化分析,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为例,探索新的大学校园规划更新方法,强调对学生行为与需求的关注,以体现真正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更新;行为;时空数据;GPS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7-0084-07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王纬伟,甄峰,曹阳,等.基于学生行为特征的大学校园规划更新方法[J].规划师,2017(7):84-90.
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 Renewal Based On Students’ Behavior/Wang Weiwei, Zhen Feng, Cao Yang, Xi Xiaodong, Zhu Shoujia [Abstract] Some common problems emerge in campu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needs to be corrected. Present campus planning has defects in data source and analytical approach. The paper collects from smart phones the space-temporal data of students, and studies new planning method with visual analysis of Xianlin campus of Nanjing University with ArcGIS. The method highlights students’ behavior and needs with humanistic care. [Key words] University campus plan, Renewal, Behavior, Space-temporal data, GPS
1大学校园规划现状与问题
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学校规模迅速扩张,诸多高校陆续开展了老校区的改建及新校区的规划与建设。高校新校区普遍基于“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较短的周期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虽能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但空间环境质量堪忧,并存在诸多问题,如过度讲求平面形式构图,物质空间相对粗放,过分注重建筑、环境的视觉效应,忽视学生心理需求等[1-3],这引发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大学校园规划基于传统模式,往往在规范、部分统计数据以及规划师、决策者的意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物质空间的布局去满足预设的功能,“安排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被动地去适应规划师和决策者的理念与逻辑。这种自上而下的“他组织”[4]模式无法避免规划与实际需求及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也难以细致地控制最终的实施效果。当前,大规模的大学校园建设期已过,大学校园规划的重点已转向维护和更新[5]。
2大学校园规划更新方法
2.1常规研究方法的局限 相关的大学校园规划更新研究一般采用问卷、行为观察、访谈和主观评价等常规方法来分析空间、环境、建筑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强调关注校园使用者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更新建议[6-8]。这些研究均存在不足,如数据精确度低、观察范围有限、缺乏时空联系及主观影响大等,且无法整体、客观和详细地了解学生真实的行为过程;所提建议也主要为理论与原则性的建议,或是仅孤立地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难以在整体层面进行有效调控和精细化操作。
2.2信息时代新方法的应用 21世纪以来,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迅猛发展对社会各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蕴含的个体行为信息为研究和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医疗、教育和娱乐等多领域已有广泛应用[9]。在城市研究方面,GPS、LBS等定位技术已成熟,可以实现对使用者行为时空数据的收集与分析[10]。相比传统数据,通过GPS等技术收集的行为时空数据具备精确、可持续更新及空间范围广等优势(图1),并在交通、旅游和居民出行等方面有相关的应用研究[11]。 此次研究尝试利用智能手机的GPS功能及自行编程的手机软件,收集学生行为的时空数据,并结合ArcGIS软件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学生的行为特征与功能、空间等规划要素的关系及影响因素,验证当前规划的实施效果,为大学校园规划更新提供新的方法,将规划导向从物质空间转向使用者需求,将规划模式从以定性为主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图2)。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3]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