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6期 > 规划师论坛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沈阳旧城存量土地规划实践
规划师论坛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沈阳旧城存量土地规划实践

刘 笑,刘治国,王丽丹,周晓琳   2017-06-23 17:10:31
 

[摘 要]开展存量土地规划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必然要求,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文章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知入手,在梳理我国30年来存量土地规划供给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的思维方式从效率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规划方法从单一视角向多元服务转变、治理模式从强权治理向协作共赢转变。以沈阳为例,在存量土地规划的规划技术上基于土地“供需平衡”的角度开展总量测算;在规划方式上注重“补短板”,划定多元化的存量政策区,释放城市新动能;在实施操作上,由政府主导向“协同共治”转变,构建面向实施的存量空间治理体系。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量土地规划;沈阳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6-0019-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刘笑,刘治国,王丽丹,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沈阳旧城存量土地规划实践[J].规划师,2017(6):19-25.

Shenyang Old City Stock Land Planning In The Context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Liu Xiao, Liu Zhiguo, Wang Lidan, Zhou Xiaolin
[Abstract] Urban stock land planning is necessary in promoting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is a symbol of urban development transition. The article reviews practice of urban stock land planning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proposes planning transition from efficiency to quality, single to multiple services, governance to collaboration. In Shenyang stock land planning, general scale is calculated for demand-supply balance; multiple policy area is delimited to release urban energy;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is practiced to establish a new spatial governance system.
[Key words]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Stock land planning, Shenyang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认识

1.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缘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源于供给经济学的概念。供给经济学即Supply-Side Economics,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于美国的一个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流派,强调供给(即生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包括实施大幅度降低税率、减少福利支出等主要政策,主要代表人物为罗伯特·孟德尔、阿瑟·拉弗等[1]。
供给经济学的出现一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凯恩斯主义的推崇,它使人们开始把研究的眼光由需求方转向了供给方。供给经济学认为,凯恩斯经济学只强调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忽视了对相对价格、经济主体行为和总供给的影响,而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恰恰是供给方面的因素[2]。因此,供给经济学的出现为西方国家重新认识供给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

1.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与实践
最初的供给经济学实践是在解决西方国家20世纪70~80代的“滞涨”问题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并存的“滞胀”问题,且通过扩大总需求并没有实现就业和经济增长。因此,供给经济学主张采取各种手段改进总供给。美、英两国正是以供给经济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为主要依据,形成了“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通过在供给端改革及采用减税、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国家经济走出衰退的困境 [3]。
新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以创新驱动与技术革命带来新的增长。自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又一次陷入经济增长滞缓的问题中。面对实业空心化的局面,发达国家提出要通过改变供给结构、加强有效供给,以创新驱动与技术革命带来新的增长,纷纷推出制造业振兴计划,如德国工业4.0、美国再工业化等。

1.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从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是超越供给经济学的中国特色实践和理论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一并加强有效、优质供给 [4],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其实质是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即强调从供给端、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自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增长率持续走低,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阶段,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党综合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和我国现阶段发展特征的综合判断。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5个方面的工作要求,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需求侧发力转变为依靠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更加注重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通过供给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5]。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更需重视有效供给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从我国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8]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