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时期中央政府做出的顶层设计,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城乡规划产生重要的影响。新时期,如何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及规划工作者共同面对的议题。文章以乡镇总体规划为切入点,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规划学解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分析了现行乡镇总体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实现供需平衡为目标提出相应的变革应对策略,包括编制模式转变、功能完善提升和编制深度调整等,以期提高乡镇总体规划的有效供给,并为总体规划的转型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乡镇总体规划;规划变革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6-0032-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张培刚,罗小龙,刘宏燕.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乡镇总体规划变革响应[J].规划师,2017(6):32-37.
Village And Town Master Plan Transition From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Viewpoint/Zhang Peigang, Luo Xiaolong, Liu Hongyan [Abstract] As a top level design,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s significant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 planning. It is a common issue for local governments and urban planner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own master plan from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viewpoint, puts forwards reform strategies on compilation model and content, functional integration, and degree of depth. It intends to improve supply of town master plans and promote urban master plan reform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New normal, Village and town master plan, Plan transition
0引言
总体规划是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基本依据,是重要的公共政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1]。作为政府调控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总体规划在推动我国城乡建设与空间合理布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总体规划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适应增量扩张的编制模式。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建设从过去快速增长、不断蔓延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集约化发展模式转变,城乡规划方法由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2]。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现行总体规划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性,传统规划供给与新兴规划需求之间产生了错位失衡。而作为“城市之末,农村之首”的乡镇,在我国各项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本文以乡镇总体规划为切入点,以提高有效供给、实现供需匹配为目标,分析当前乡镇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提高乡镇总体规划的供给效能。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规划学解读
1.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希望通过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持续、高效的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与要求包括:①根本目的,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重点任务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③改革主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增加供给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4]。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共识,并由经济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1.2从规划视角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是为推动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而进行的顶层设计,其影响范围不应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也是新时期推动我国城乡规划改革转型的重要力量。 基于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与适度拓展,本文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乡镇总体规划的变革要求主要体现在价值模式、资源调控和编制深度三个方面(图1):①价值模式,改变“经济至上”的单一价值模式,更加关注以人为本、文化特色和品质提升等多元要求[5],最终实现“发展为人”,即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目的[4]。②资源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去库存、补短板”的重点任务。从乡镇总体规划的视角看,“去库存”主要指淘汰工艺流程落后、污染严重的产业,推动房地产消费、降低房地产积压,盘活废弃企业、弃置地等闲置土地资源及低效用地等,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或空间的“收缩”;“补短板”则是完善设施配套,增加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内容,如民生设施、环卫设施和开敞空间等,提高集镇区的综合品质。③编制深度,基于乡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