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5期 > 规划广角 > 基于混合审视方法论的规划空间分析体系与技术应对方案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基于混合审视方法论的规划空间分析体系与技术应对方案

王 欣,薛丽华   2017-05-22 10:22:56
 

[摘 要]城乡规划的本质是对空间资源这一复杂系统进行有效配置,而系统性的城乡空间分析则是确保规划前瞻性、合理性的重要技术支撑。文章基于混合审视方法论提出了“全局统筹分析+综合布局分析+专项设计分析”的多层审视分析体系构建方案及云平台动态模型的技术应对框架,呼应当前“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的城市发展基调。
[关键词]混合审视方法论;空间分析;云平台;城乡规划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5-0088-07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王欣,薛丽华.基于混合审视方法论的规划空间分析体系与技术应对方案[J].规划师,2017(5):88-94.

Mixed Review Method Based Spatial Analysis In Urban Rural Planning/Wang Xin, Xue Lihua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s the allocation of spatial resourc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base for proactive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Based on mixed review methodology,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gional integration-comprehensive layout-specialty design” analysis and review system. It has multiple layers and a cloud computing model, and calls for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urban development.
[Key words]  Mixed review of planning, Spatial analysis, Cloud platform,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城乡规划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等方面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着重指出:“城市工作要树立系统思维”,“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要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科学性、指导性”。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走出空间形态设计的局限,主动尝试经典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积极探索城乡空间系统性布局的科学方法。然而,创新个案遍地开花,体系研究却凤毛麟角,规划实践往往在综合问题上走马观花、在具体问题上管中窥豹,城乡规划空间分析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尚不成熟。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参考相关研究机构及学者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规划实际工作,提出了一种在混合审视方法论指导下的规划空间分析体系构建方案与信息化技术应对框架,一得之见恐有偏颇,希望对城乡规划转型发展有所裨益。
  
1混合审视规划空间分析体系

1.1混合审视方法论解析
城乡规划的本质是对空间资源这一复杂系统进行有效配置。而城乡空间系统性分析则是确保规划前瞻性、合理性的重要技术支撑。针对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所构建的一系列分析、模拟、预测和调控方法与技术的总和,可称为规划空间分析体系[1]。科学的规划空间分析体系构建在与之适应的方法论理论基础之上。在城乡规划领域,综合规划方法论与分离渐进规划方法论代表了两种决策方向。前者强调宏观系统性,提出综合性、普遍性的规划应对策略;后者关注微观实用性,主张将全局性问题分解为具体问题逐一解决。埃齐奥尼综合了上述两种思路,在《Mixed-scanning: A Third Approach to Decision-marking》一文中提出了“第三种决策方法论”—混合审视方法论。该方法论在综合规划框架下协同分离渐进的具体行动,由宏观战略层面的基本决策和微观执行层面的项目决策组成[2]。
综合规划要求无差别的全面分析,难以在城乡空间复杂系统中落实。分离渐进规划的实施以割裂整体为代价,忽视了城乡空间的系统性。而混合审视要求有重点、分层次地审视系统性问题,统筹总体发展目标,协同具体行动方案,适用于针对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混合审视的这一特性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的城市发展基调相呼应[3]。
  
1.2多层审视分析体系
基于混合审视方法论构建多层次、多尺度的审视体系是混合审视规划空间分析体系的基本内涵。为了合理、有序地实施规划管控,城乡空间被分解为多重规划体系,如在空间尺度上划分的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与控制单元等,在城市功能上分类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央商务区、居住区和产业区等。
在混合审视视角下,多重规划体系具有宏观和微观二重属性:向上表现出微观要素性,某一层级规划空间是其上层相对宏观规划空间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向下表现出宏观系统性,这一层级规划空间又是由其下层相对微观的规划空间要素所组成的系统。多重规划体系之间彼此嵌套、动态关联,绝非简单的等级从属关系。然而,在空间分析实践中多重规划体系往往被理解为定式的空间尺度和固化的层级关系,空间分析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被削弱。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拓展了混合审视方法论的基本决策与项目决策框架,提出“全局统筹分析+综合布局分析+专项设计分析”的多层审视分析体系(图1)。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3]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