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5期 > 作品鉴析 > 省级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与实践—以全国试点省区广西为例 |

作品鉴析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省级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与实践—以全国试点省区广西为例 |
于 嵘 2017-05-22 10:16:09 |
|
[摘 要]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国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编制空间规划的基础,对于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广西作为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省级空间规划的试点省区之一,于2016年全面启动了陆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文章结合广西实践,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识别、生态保护现状与重要性评价、生态保护红线体系构成分析与划定范围核定、各市县生态保护红线落地等方面系统阐述省级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与方法体系,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陆域;广西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5-0135-08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于嵘.省级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与实践 — 以全国试点省区广西为例[J].规划师,2017(5):135-142.
Chinese Provincial 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Line Delimitation: Guangxi Example/Yu Rong [Abstract] Ecological protection line delimitation is important in national land use planning and significant to nat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n experiment region, Guangxi started land ecological red line delimitation in 2016.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method from area identification, status quo evaluation, composition analysis, examination of protected area, city and county level implementation etc. [Key words]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 Delimiation, Land, Guangxi 0引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实行永久保护,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明确指出,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着重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并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红线的观念;同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14年4月,生态保护红线被纳入我国法律体系。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明确规定,严禁任意改变生态保护红线的用途,防止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破坏和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2016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强调以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思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弱化、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由此可见,生态保护红线在我国生态保护战略中的地位得到了不断提升,科学、合理地划定与管理生态保护红线,是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推动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的任务分工,环境保护部牵头组织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2013年,环境保护部将广西、内蒙古、江西和湖北等地列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地区。广西于2014年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工作,已取得了良好成效。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组织开展了全区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组织另行划定),并形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报批稿),为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积累了经验。本文结合广西实践,系统阐述省级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思路与方法,希望对相关规划有所借鉴。
1省级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和无居民海岛等。红线一般是指严格管控事物的空间界线,包含数量、比例或限值等方面的管理要求。由此,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必须实行严格保护的基本生态空间,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维持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和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4]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