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4期 > 专题研究 > 武汉市石骨山村保护更新的困境与路径
专题研究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武汉市石骨山村保护更新的困境与路径

陈 渝,金梦旖,周  全,原 蕊   2017-04-24 10:44:58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武汉市石骨山村在保护现状、保护机制、保护力度和保护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借鉴我国乡村建设样板区的共性经验,提出了区域联动、“动态活化”、“三生融合”和民办公助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并将其引入石骨山村的实践中;最后从鉴宝、护宝和展宝三个方面对石骨山村保护更新规划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策略;武汉市石骨山村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4-0070-05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陈渝,金梦旖,周全,等.武汉市石骨山村保护更新的困境与路径[J].规划师,2017(4):70-74.

Dilemma And Solution Of Villag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Shigushan Village, Wuhan/Chen Yu, Jin Mengyi, Zhou Quan, Yuan Rui
[Abstract] Firstly, this article analyzes problems of Shigushan village preservation. Secondly, It concludes experience of model villages in China, and proposes regional integration, vitality revival, ecology-production-life interaction,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strategies. Finally, this article gives advice on Shigushan village planning in the appraisal, protection, and display of traditional heritage.
[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strategy, Shigushan village of Wuhan city

0引言

传统村落承载着地方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每一座拥有传统文化的村庄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是潜在的美丽乡村、旅游资源。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热潮的掀起,人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越来越关注。
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石骨山村是湖北省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公社新村”,被推荐为景观风貌型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为进一步推进石骨山村的保护与发展,深入挖掘镇村特色风貌和文化内涵,抢救性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本文对石骨山村的保护更新困境与路径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希望由此探寻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的有效途径。

1石骨山村概况
  
石骨山村隶属于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村域面积为1.97 km2,总人口约1 046人。1973年,我国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新洲民主公社四大队在肖家田旧址新建集中居住、设施共享的“公社新村”,并成立石骨山人民公社。1980年后,“农业学大寨”运动结束,我国开始实施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自发回迁至原村湾所在地,依照石屋肌理重建新居。
如今的石骨山村,有着“集中+分散”的独特村落形态,是新中国成立后时代运动和土地制度对传统乡村形态影响的见证,是传统人居思想和集体均分理念共存的典型,是最早反映现代社区规划思想的集体共享型新村之一。村内尚存大量人民公社时期、“农业学大寨”运动期间建成的地方性乡土建筑,占地面积约为60 000 m2,以本土片麻石为外墙基的石屋特色鲜明,石板路、石岸、石桥和水阀等人民公社时期的环境要素历历在目,“农业学大寨”时期的文化标语仍清晰可见。
  
2石骨山村保护更新困境

由于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石骨山村面临人居环境破败、传统农业生产难以为继的问题,同时忽略了对历史遗产的保护。

2.1保护现状堪忧
石骨山村现已确定的武汉市文保单位仅石骨山人民公社办公楼与石屋民居1处,总用地面积为64 217.8 m2。然而,人民公社办公楼的木结构已毁损(图1),村内现存石屋仅130户,其中只有35户仍在居住使用,部分石屋因无人居住而出现承重墙开裂、自然坍塌等现象,还有部分石屋已被拆除重建成彩砖上墙的农民小楼房(图2)。
与人民公社同时期建设的配套设施共9处,现仅存6处。浮尾渠管理段旧址及石骨山供销社旧址是人民公社时期重要的功能建筑,目前内部结构及外立面均已改造装修,原本面貌不复存在;知青畜牧场旧址位于石板冲水岸北侧,目前仅有部分牲畜养殖棚构筑物被保存下来;湖北艺术学院石骨山分校旧址、石骨山学校旧址、石骨山生产和机械大队旧址位于石骨山中心村外围,建筑单体结构和外观保存尚可,但是多处于废弃状态。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2]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