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4期 > 系列专版 > 非历史文化名城内传统街区的保护更新探索
系列专版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非历史文化名城内传统街区的保护更新探索

王海勇,袁新国,魏 凯,常海波,陈小韦   2017-04-24 10:35:29
 

[摘 要]宿迁市马陵路街区是宿迁市唯一的传统风貌建筑集中连片区,但其并非法定意义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更新中无法可依。文章通过对宿迁市城市演变的研究,揭示了该类街区的基本特征、面临矛盾以及保护更新中可能遇到的规划问题,提出了非历史文化名城传统街区保护更新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宿迁市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4-0143-0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王海勇,袁新国,魏凯,等.非历史文化名城内传统街区的保护更新探索[J].规划师,2017(4):143-147.

Historical Block Preservation And Renovation/Wang Haiyong, Yuan Xinguo, Wei Kai, Chang Haibo, Chen Xiaowei
[Abstract] Malinglu block is the only area that concentrates traditional buildings in Suqian city. It has not been legislated as historical district yet. The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of Suqian city, reveals character, contradiction, and potential problems of such blocks, and offers suggestions of their preservation and renova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block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Preservation and renovation, Suqian city

0引言

目前,对历史文化名城内的传统街区进行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位于非历史文化名城内的传统街区保护更新却面临着种种尴尬。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指出,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的城市、县未被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应当单独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纳入市、镇总体规划。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并未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从属关系,但是事实上,“街区跟着名城走”是一种普遍做法,在未被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镇中,少有“核定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因此,非历史文化名城内传统街区的保护内容、方法、原则及更新路径等是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江苏省宿迁市马陵路传统街区为例,通过回顾城市、旧城区和传统街区三个层次宿迁市城市空间的演变过程,揭示非历史文化名城传统街区演变的背后动因、存在矛盾及需要规避的规划问题,从多方面探索该类街区保护更新路径,以期为其他类似街区保护更新提供借鉴。

1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非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街区兼具一般城市旧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的特点,既有功能、环境等方面的更新改造需求,又有历史和文化保护的要求。国内外关于旧区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有助于规划师更科学地认识和评价非历史文化名城传统街区,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更新模式和实施路径。1.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大规模旧城更新实践的经典代表是19世纪豪斯曼的大巴黎改造,而真正形成旧城更新运动并引发学术研究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西方国家(以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国家为主)在雄心勃勃的城市发展计划的指导下,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工作,使许多老建筑和老街区在城市中消失,如巴黎、伦敦和慕尼黑等。有学者将上述城市更新活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称之为“第二次破坏”。原因在于,城市更新运动在发起伊始就受到以“形体规划”为核心的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深刻影响,希冀于宏大的形体规划总图,并试图通过技术和金钱来解决城市中的所有问题。 Lewis Mumford、Jane Jacobs等人对大规模改造旧城、传统街区提出了尖锐批评,并主张小而灵活的规划,“追求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与旧城更新理论的产生几乎同步,一系列涉及名城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宪章等文件相继出台,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方法不断演变并逐步成熟,如《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内罗毕建议》(1976)、《马丘比丘宪章》(1977)、《佛罗伦萨宪章》(1982)、《华盛顿宪章》(1987)、《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1994)等文件。这些文件反映了国际遗产保护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从保护单体历史建筑发展到保护历史街区,乃至历史城区;从保护文化遗产个体发展到保护遗产及周边环境;从对单一文化类型遗产的保护向多类型、多特点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9]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