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3期 > 规划设计 > 乡村绿道休闲产业系统规划实践以浙江仙居永安溪绿道为例
规划设计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乡村绿道休闲产业系统规划实践以浙江仙居永安溪绿道为例

宁志中,王 婷,邱于皙,王 露   2017-03-24 09:29:06
 

[摘 要]文章从休闲产业视角出发,结合浙江仙居永安溪绿道休闲系统规划实践,在传统绿道建设的基础上,构建集景观、休闲、度假、交通和服务五大系统于一体的乡村绿道休闲产业系统,以绿道为载体充分展现乡村景观,促进乡村农、林、渔等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旨在对乡村绿道休闲产业规划的编制和建设做出有益尝试。
[关键词]乡村绿道;休闲产业;系统;仙居永安溪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3-0089-07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宁志中,王婷,邱于皙,等.乡村绿道休闲产业系统规划实践—以浙江仙居永安溪绿道为例[J].规划师,2017(3):89-95.

Recreational Industry Planning Along Countryside Green Lanes: Yongan Creek Green Lane, Xianju City, Zhejiang Province/Ning Zhizhong, Wang Ting, Qiu Yuxi, Wang Lu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ecreational industry planning along Yongan creek green lane in Xianju city. The plan integrates landscape, recreation, vac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services, establishes a recreational industry system, and promotes integration of tourism with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ing industries.
[Key words]  Countryside green lane, Recreational industry, System, Yongan creek of Xianju city


现代绿道发源于美国和欧洲,从注重景观功能的林荫大道到注重绿地生态网络功能的生态廊道,其发展已经历了两个多世纪[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成为景观生态学、城乡规划学和生物保护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与前沿[2]。按照绿道所处的城乡形态,绿道可分为城市绿道和乡村绿道,其中乡村绿道对重组城乡之间破碎的自然空间,使城市绿地体系与乡村的田野、森林、湿地等连成一体,以及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无论是作为为各种生物提供迁徙的重要生态廊道,还是作为为广大居民提供游憩空间的城乡重要绿色基础设施,绿道都是连接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的巨大线性循环系统,是具有生态、文化和审美等功能的特定空间系统。

1问题的引出

我国绿道建设重视物质建设与技术创新,多集中于选线设计、小尺度绿化美化、景观塑造、生态联系与生物保护等,而忽略了绿道本身功能与内涵的建设,导致绿道的使用功能单一、使用者不便和使用效果不佳等问题出现。
(1)绿道功能单一,吸引力较弱。例如,珠三角绿道功能开发滞后,影响了绿道效果;绿道上可供活动的“兴奋点”不足,市民找不到地方“玩”,人气不足,驿站冷清[4]。
(2)绿道设计不够人性化,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深圳梅林绿道的路标简单、指向不明[5],部分绿道为了醒目,被涂上了蓝色油漆,雨天路面湿滑[6];深圳梅林绿道、中山绿道[7]和衢州绿道[8]等存在断头路,公厕少,无驿站、单车租赁点和维修点,存在汽车违规停放、穿行等问题。
(3)绿道配套服务滞后,设施损坏,维护难,资金无保障。例如,成都500 m长的绿道中就有39处断裂[9];广州增城区绿道的围栏陈旧,维护资金不到位[10]。(4)绿道管理权责不明,管理机制不健全。例如,台山台城绿道屡被水浸,导致市民频摔伤,出现相关部门“推让”管理责任[11]等事件。
(5)绿道使用时间过于集中,导致非高峰使用时间段绿道的安全系数低。例如,东莞东江边绿道在2014年发生了100多起抢劫事件[12],而类似“绿道遭抢”事件也屡次在广州、惠州和深圳等地发生[13]。
以上绿道“五宗罪”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绿道使用功能过于单一,导致绿道使用价值、使用频率不高,管理跟不上、设施配套不足和维护不及时,没有很好地利用绿道线性空间对整个区域的生态景观进行串联和组织,未发挥生态服务价值等,久而久之,绿道没有人气,成为无人使用的“空道”、不安全的“危道”,甚至破败的“黑道”。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3]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