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3期 > 随想杂谈 > 西藏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要素的文化价值与保护 |

随想杂谈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西藏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要素的文化价值与保护 |
魏 伟,万 彬,夏俊楠 2017-03-24 09:18:28 |
|
[摘 要]文章以拉萨、日喀则、江孜三座西藏历史文化名城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其城市边界、分区、天际线及街道空间四个空间要素,分析了空间要素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及文化价值,即边界对生态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反映、分区对宇宙观变迁的表达以及街道对宇宙观的二重反映;分析“双极”意向被淡化、人工天际线及竖向界面被破坏、老城的边界意向不断弱化、老城内街巷形态和空间肌理被破坏的现状;提出整体保护“双极”格局、控制建筑高度及制定“竖向紫线”、保护山水格局及外围转经道、保护传统建筑格局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要素;遗产保护;西藏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3-0149-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C [引文格式]魏伟,万彬,夏俊楠.西藏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要素的文化价值与保护[J].规划师,2017(3):149-154.
Cultural Value And Protection Of Spatial Elements Of Tibetan Historical City/Wei Wei, Wan Bin, Xia Junnan [Abstract] This paper chooses thre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n Tibet – Lhasa, Shigatse and Jiangzi – as study cases. A study on the edges, zoning, skyline, and streets of the cities reveals som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and social ethics in edges, evolution of universe in zoning, and dual understanding of universe in streets. With respect to cityscape problems, the paper puts forwards planning strategies: preserving natural and bi-polar layout, control of building height, and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layout. [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Spatial element, Heritage protection, Tibet
城市的产生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通过建筑群等物质空间与文明进行着时间(历史)和空间(地理)的对话。西藏作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其中心城市的历史空间要素独具特色,尤其以拉萨、日喀则、江孜三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拉萨是青藏高原现存历史最悠久、文化最具代表性、历史空间最丰富的中心城市;日喀则在历史上为后藏地区中心城市,与拉萨一起构成了历史上的西藏政教中心;江孜是联系前藏与后藏的枢纽城市。这三座中心城市的历史空间表现出彼此相似但又与其他文明截然不同的空间特质,其城市历史空间集中反映了藏族人民与青藏高原的“人地互动”关系中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本文通过对历史空间要素的分析,提炼出这三座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要素的独特文化价值,并结合现状提出遗产保护策略。 西藏地区的城市营造过程大致可分为:“营造之‘源’(吐蕃王朝以前)—营造之‘界’(吐蕃王朝)—营造之‘伏’(分裂时期)—营造之‘承’(萨迦、帕竹、藏巴汗时期)—营造之‘盛’(甘丹颇章时期)—营造之‘融’(西藏和平解放至今)”等六个阶段。17世纪初~20世纪上半叶是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期,也是西藏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拉萨、日喀则、江孜三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便形成于这个时期。本文选取三个历史文化名城在该时期成型并延续至今的历史空间作为研究对象。 “在人类所有聚居模式中具有普遍性的城市空间构成要素,包括城市边界、城市分区、公共场所、城市街道等”,通过对这些城市要素进行形态组合,赋予空间信仰、制度、习俗及心理等文化价值。本文选择边界、分区形态、天际线及街道四个空间构成要素作为分析西藏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文化价值的切入点。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6]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