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文化是城市水利风景区的灵魂,水文化传承是城市水利风景区提升品质和丰富内涵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城市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各景区为突显自身地域特色,将水文化作为其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巴城湖水利风景区规划为例,从水文化本体传承和客体传承两个层面出发,探索水利风景区水文化传承的规划方法,通过对水利工程、水文化遗址、水体景观和地域文化等关键要素的规划指引,彰显景区特色;通过水文化资源空间投影、产品转化及旅游线路规划等手段,打造满足游客精神诉求的文化空间。 [关键词]水文化;传承;水利风景区;巴城湖水利风景区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2-0104-06 [中图分类号]TU984.18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马云,单鹏飞,董红燕.水文化传承视域下城市水利风景区规划探析[J].规划师,2017(2):104-109.
Planning Of Urban Water Conservancy Resort For Water Culture Heritance/Ma Yun, Shan Pengfei, Dong Hongyan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soul of urban water conservancy resort, and water culture has become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resor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With Bacheng Lake water conservancy resort plan case, the paper studies the heritance of water culture from subject-object angles in the planning of hydraulic structure, heritage sites, waterscape, and vernacular culture, and builds a water culture space by tourism production and route planning. [Key words] Water culture, Heritance, Water conservancy resort, Bacheng Lake water conservancy resort
0引言
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建设了719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 000多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江河湖库、重点灌区的水利风景区群落[1]。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水利风景区所体现的水文化特征大同小异,景区建设屡屡出现景观雷同、设施简易粗糙等现象,且水文化内涵表达深度浅,整体思路不清晰,运用路径不明确。基于此,本文以巴城湖水利风景区规划为例,以水文化传承为目标,针对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关键要素提出可操作的规划方法,旨在寻求城市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1水文化的内涵及资源价值解读
1.1水文化的内涵 何谓水文化?李宗新先生认为水文化是人类在与水打交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产能力的总和。物质财富体现在水利工程、水利工具、桥梁及建筑等方面,精神财富则体现在人与水互动过程中总结并传承的水精神,如“滴水石穿”“上善若水”等[2]。温乐平先生认为水文化等于水的“人化”加水的“化人”,以及人们认识水、改造水和利用水的智慧显性化,并认为人与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人性及社会再及自然返回人性修养的完整关系循环圈”[3]。可见,两位先生都强调了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然而水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既包括人们在进行与水相关的建设活动中形成的物态水文化,又包括人们在认识水、感悟水的过程中形成的水哲学、水诗词和水利精神等精神水文化,在此不一 一例举或界定出其边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