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2期 > 规划广角 > 居民住区活动特征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居民住区活动特征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曹 阳,甄  峰   2017-03-06 14:58:11
 

[摘 要]文章基于手机话务量“大”数据对盐城“微城市”片区内居民住区活动进行测度,结合基站布局密度与覆盖范围,将居民活动与居住空间土地利用强度相联系,分析活动的时空间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居民问卷“小”数据进一步分析导致居民活动特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居民活动强度与小区容积率、环境适宜性、生活便利度与交通便利度等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除房价因素外,工作日居民活动强度与小区周边交通便利度相关性最高,而休息日相关性则体现在生活便利度上,据此提出住区空间优化建议。
[关键词]活动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空间布局优化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2-0124-07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曹阳,甄 峰.居民住区活动特征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J].规划师,2017(2):124-130.

Character Of Residents’ Activitie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Cao Yang, Zhen Fe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bile phone traffic, this paper measured the activities of residents in the “Micro City” of Yanche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vities of residents and the land utilization intensity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 of activities.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tivities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tensity of activities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density, amenities, and transportation of communities.  Transport convenience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n working days, while in weekends and holidays is daily life amenities. The paper finally proposes spatial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Space of activities,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 Influence factor, Layout optimization


0引言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是城市空间行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反映了活动空间的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及其与实体空间的相互关系,并为城市社会生活及其空间体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1-2]。一方面,城市空间与居民行为间的互动关系是城市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3];另一方面,探究土地使用强度与利用效率也是支撑城市更新规划过程中用地布局优化与功能提升的重要依据。行为论方法中的活动空间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重要载体,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进而应用于社会分异、社会公平、个人生活质量与设施可达性等研究中[4-5]。传统的活动空间测度主要基于活动调查、出行日志等问卷数据,常见的方法包括标准置信椭圆法、多边形法、密度插值法和基于路网的最短路径分析法等[6-9]。这些方法受问卷样本数量限制,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调研。而对于规划领域来说,针对转型期以人为本的城市老旧功能空间重构的应用需求,已有研究从居民活动空间层面分析评价场所空间使用效率与布局结构,进而服务于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场所空间优化,这种自下而上的创新视角和研究思路已经得到了规划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在最新一轮的城市工作会议中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由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提升地块活力及追求生活品质等城市发展策略,而这一系列策略的落实要从城市各类功能片区的优化提升入手。居住区功能结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的日常作息及出行习惯,而居民活动的时空间特征也反映了其对片区功能的响应程度。
      基于居民活动数据,城市地理学者一方面在宏观层面从通勤、休闲等方面研究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另一方面也对城市内部相对小尺度片区的空间结构展开研究,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于小样本的居民调查,或者获取人口普查等统计数据。而当下随着ICT技术在居民日常工作和休闲活动中的深度应用,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移动终端可以更为快捷、实时、动态地掌握居民的活动情况。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5]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