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1期 > 规划设计 > 湿热地区开敞空间使用调查及其规划设计启示 |

规划设计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湿热地区开敞空间使用调查及其规划设计启示 |
江海燕,雷明洋,李智山 2017-01-12 11:54:03 |
|
[摘 要]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战略背景下,开敞空间系统规划建设对提升公共设施的社会服务功能、生态修复功能和城乡景观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使用者对开敞空间的需求及场地行为特征着手,采用定量统计法、社会单元图谱分析法和图解分析法对佛山市南海区的开敞空间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湿热地区开敞空间规划对策。 [关键词]开敞空间;湿热地区;佛山市南海区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1-0093-06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江海燕,雷明洋,李智山.湿热地区开敞空间使用调查及其对规划设计的启示[J].规划师,2017(1):93-98.
Investigation On The Use Of Open Space In Hot And Humid Region And Its Illumination/Jiang Haiyan, Lei Mingyang, Li Zhishan [Abstract] Open space is important in public service improvement,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 urban rural landscape quality. With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social unit spectrum analysis, and diagram analysis methods, the paper studies people’s needs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s in open spaces of Nanhai district, and proposes spatial plann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Key words] Open space, Hot and humid regio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0引言
国外学者对开敞空间使用调查的研究始于扬·盖尔提出的“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调研法,其研究对象是城市内各种类型和尺度的公共空间,而核心则是空间中的人及其活动。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质量和市民公共生活状况的评估,能为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改造提供依据[1]。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对城市广场、邻里公园和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等进行了使用状况评价,提出了公共空间的愿景[2]。2000年,由瑞典城市规划师亚历山大·斯特乐和景观规划师安特·萨博格提出的社会单元图谱分析法,从居民使用空间的角度出发,绘制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含有社会价值的公共开敞空间图谱,为城市景观规划开辟了新的路径[3]。国外学者很早便开始关注开敞空间对周围区域环境因子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如公园对周围环境湿度的影响[4],街道的几何形态与走向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等[5]。 国内沿用POE或PSPL法对开敞空间进行调查,主要是对城市广场、住宅公共空间、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和绿道等进行POE评价[6-8],对郊区和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较为缺乏。研究以ENVI-met 等软件构建开敞空间设计模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开敞空间的气候适宜性、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环境心理等方面[9-10]。其中,针对开敞空间地域与气候性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系统功效、空间要素与空间形态结构、气候适宜性3个核心问题展开的,同时研究了城市滨水带作为通风道对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城市滨水带、小气候与滨水带断面的关系以及开敞空间小气候要素对人群行为的影响[11]。目前,华南地区对气候适宜性的研究集中于建筑空间,针对湿热地区开敞空间的气候适宜性研究较少。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5]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