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1期 > 规划设计 > 攀枝花市民商务办公区城市设计的气候适应性探讨 |

规划设计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攀枝花市民商务办公区城市设计的气候适应性探讨 |
李和平,章征涛,杨 宁 2017-01-12 11:53:24 |
|
[摘 要]文章将气候适应性理论引入城市设计中,提出山地城市设计应突出地方特点和环境特征,不仅要考虑气候因素的影响,还要厘清山地地形与气候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攀枝花市民商务办公区的实践,文章从城市选址、城市空间布局、街道和开敞空间营造以及建筑设计、材料处理和色彩选择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干热气候与山地地形两个要素相互作用下的城市设计策略。 [关键词]气候适应性;干热地区;山地城市;攀枝花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1-0099-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李和平,章征涛,杨宁.攀枝花市民商务办公区城市设计的气候适应性探讨[J].规划师,2017(1):99-104.
Climate Adaptability Of Panzhihua Business District Design/Li Heping, Zhang Zhengtao, Yang Ning [Abstract] Introducing climate adaptability theory, the paper attaches importance to local climate and mountainous topography in urban design. With Panzhihua business district practice, the paper elaborates urban design strategies from site choice, spatial layout, street and open space, as well as building material and colors. [Key words] Climate adaptability, Hot and dry region, Mountainous city, Panzhihua
0引言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城市设计具有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重要作用,使得城市设计再次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关于山地城市设计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山地地形地貌特征下的城市建设和设计,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框架[1-4],并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的规划建设实践总结出了较为全面和完善的设计方法,涵盖了山地空间结构、生态景观、道路交通和防灾减灾等方面。但是,针对山地城市设计的研究思路,更多关注的是地形地貌背景下的城市环境和空间要素提升的技术方法。随着生态要素在城市研究中的强化,山地城市的生态化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但目前对其的研究多集中于山地城市非建设用地、生态本底和生态影响评价等方面,较少关注山地城市的气候要素和相关的城市设计应对策略。当前,从气候维度进行城市设计的研究也较为成熟,其研究思路源于地域主义建筑设计,以阿尔瓦·阿尔托、查尔斯·柯里亚和杨经文等人为代表[5-7],并在实践中逐渐拓展到城市规划和设计中。例如,吉沃尼针对干热、湿热、寒冷和冬冷夏热四种气候特点,分别提出了基于场地选址、城市密度、街道布局和建筑细部的城市设计策略[8];王建国院士的团队基于城市生物气候条件,提出了干热地区、冬冷夏热地区和湿热地区的规划设计策略[6,9];蔡仕谦等人从地域气候出发,结合岭南地区的地方气候和环境特点,提出了地域性城市设计方法[10]。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41]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