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第1期 > 随想杂谈 > 试论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规划建设 |

随想杂谈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试论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规划建设 |
邹 东 2017-01-12 10:42:16 |
|
[摘 要]民国时期广州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的具体实践初具公民意识和民族特征。文章通过总结和回顾民国时期广州城市发展、市政革新和重要规划文件制定的历程,探讨其对广州城市空间结构延续和城市发展脉络的影响。研究发现,1921~1937年,相较于中国其他开放城市,广州城市的近代化历程显示出激进和快速发展的特征,并起到了示范作用。此外,广州市政当局的观念过于理想化,偏离政治现实,从历史的角度看,其制度设计取得了局部和阶段成果。 [关键词]民国时期;城市规划;广州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1-0142-0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C [引文格式]邹东.试论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规划建设[J].规划师,2017(1):142-146.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Republican Period/Zou Dong [Abstract] There is a civic awareness and national character in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Republican Period. The paper reviews urban development, civic engineering innovation, and compilation of important files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studies their functioning on spatial structure and urban context of Guangzhou. The study finds that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during 1921-1937 was radical and rapid compared to other cities. However, some concepts of the city government were idealistic considering the political facts. Certain effects were achieved from a historical angle. [Key words] Chinese Republican period, Urban planning, Guangzhou
1民国时期广州城市发展概述
1.1晚清民初,广州城市建设萌芽 近代时期,广州在外来资本、传统封建主义、新生的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既相互交织又自成一体的城市形态特征。 辛亥革命后,工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门类,带动了交通发展;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成立和对欧美城市规划理论的学习与引入,提高了广州城市建设水平,城市形态也因此产生了质的飞跃。广州近代城市形态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型。 1907年,在当时“两广总督”周馥的主持下,广州提出了近代以来第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方案。方案以长堤改造、粤汉铁路建设为契机,同时兴筑长堤、河南和黄埔3个商埠,发展省城—河南—黄埔三地之间的交通,以拓展市区,改变广州城市的传统格局。但最终因时局变化,方案被搁置。
1.2民国早期,广州城市建设开拓发展 民国十年(1921年),广州颁布了当时中国最早的市政组织法规—《广州市暂行条例》。1922年以后,广州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旧城改造的同时,改善交通系统,大力发展新区建设,加强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在此阶段,广州全面引入城市规划理论,编制了一些有影响的规划。例如,1923年工务局拟定了《假设拓展市区域计划》及《开辟宝岗计划办法》;1927年,拟定了《设计建筑长洲全岛并划入市区范围》的计划书;1929年,市政府公布了《广州市政实施计划书》及《广州市之建设计划》;1930年,工务局长程天固编著了《广州工务之实施计划》;1932年8月,广州市政府正式公布了《广州市城市设计概要草案》,这是广州甚至全国最早颁布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文件之一。这一时期的规划方案广泛吸收了西方城市规划的理论与经验,如“南方大港计划”中提出以港口、铁路等带动城市发展的构想以及后来规划提出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及道路系统等方案,明显受到欧美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38]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