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6第09期 > 规划师沙龙 > 高铁周边地区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 |

规划师沙龙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高铁周边地区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 |
崔功豪,宣烨,李百浩等 2016-09-23 15:42:32 |
|
【主持人语】中国高铁成网建设为广大城镇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带来了站点及周边地区新一轮的规划建设,但相应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如高铁产业经济的促进问题、站点与城市的联系问题、高铁新城的建设问题、小城镇发展的关系问题等。当前,中国已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带来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与建设契机,但现实中资格认定多、管理培育少、重复建设多和实施成效差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南京大学与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在南京大学联合主办了“高铁·现代服务业论坛”,目的在于回顾、总结高铁周边地区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两类新兴聚合空间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通过反思、反观以及前瞻性的思考、总结和创新,进一步探究这两类空间的发展动力、趋势、功能与形态特征等,以期抓住机遇,引导规划建设走向科学、合理和适度的发展道路。《规划师》杂志社作为此次论坛的协办单位,本期特此开设以“高铁周边地区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为主题的沙龙栏目,旨在促进该议题的广泛交流和讨论。
[主持人简介] 翟国方,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朱炜宏,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规划师。
城市新空间与新兴聚合区 □ 崔功豪(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城市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城市空间也总是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化,空间的增长、收缩、聚合、分散和新旧交替都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标志。 改革开放初期,与大规模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城市新空间主要是工业区、开发区、空港区和大学城等。当前转型时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城市新空间主要是创新空间、服务空间、高铁空间、休闲空间和文创空间等。 高铁空间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可以说是当前城市新空间的典型代表,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科学规划、创新方法、注重实效。 我国已经进入了轨道交通发展的新时期,高铁、城际铁路、地铁和轻轨全面启动。高铁已成为区域联系最便捷的交通方式,显著提高了沿线城市间的引力和交通通达度,加强了城市间的交流,推进了资源的重新配置。高铁站也从单一的交通功能转向交通综合体、从交通空间转向城市综合服务空间,不仅集合了地铁、轻轨、公交和小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还集聚了酒店、商务办公、商业、餐饮和娱乐等多种功能。 对于高铁站点区域的规划,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高铁站的选址。不同选址的车站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相差很大,位于城市中心、主城边缘、城市片区边缘和城市腹地等不同区位的车站周边地区,要有不同的规划目标、策略,进而对道路交通、用地功能做出不同的安排。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5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