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6第06期 > 随想杂谈 > “穿墙”有“道”解拥堵—以华中师范大学“开放院墙”为例
随想杂谈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穿墙”有“道”解拥堵—以华中师范大学“开放院墙”为例

段 祎,刘 畅,张 雷   2016-07-01 09:57:08
 

0引言

      院墙,是我国传统内向型文化的重要意向之一,受此影响,我国城市中形成了大学、大居住组团等众多“院墙林立”的“大单位”。当前,城市中心区的部分“大单位”周边半径近2 km的范围内无支路分流干道交通,有的“大单位”甚至将城市道路纳入到自身管制范围,禁止外部车辆穿行,造成主次支路等级分配衔接不畅,进一步加剧了路网密度的非均质性。治理交通拥堵是城市规划存量改革的关键,其根本在于调整、优化城市结构。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其中“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引发了全民热议。然而,如何打开这些“大单位”?打开后如何进行管理?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高校作为影响城市交通的“大单位”,比小区更具开放的可行性与急迫性。封闭式高校是影响城市路网合理布局的因素之一,大多数车主不知道校园可以穿行,并且由于其对不同校园内的道路和交通状况不了解而没有穿行经历。近年来,打开高校院墙的呼声越来越高,绝大多数市民都认为应开放校园门户,“穿墙”即穿行院墙,将院墙内“隐形”的道路适当开放给城市车辆,使校园内的部分道路公共化。高校院墙的开放也能为其他“大单位”院墙的开放提供参考。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65]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