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6第04期 > 规划师论坛 > 互联网影响下的空间流动性及规划应对策略
规划师论坛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互联网影响下的空间流动性及规划应对策略

席广亮,甄 峰   2016-05-05 11:43:14
 

【摘 要】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对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居民活动等要素产生系统性影响,进而对城市空间组织的弹性和流动性产生作用。文章从时空压缩、区位因子及空间相互作用模式转变等角度出发,分析互联网对居民、企业、公共设施和场所节点流动性的影响,并探讨智慧社区、智慧办公空间、智慧消费空间和智慧产业空间的流动性特征,最后基于空间流动性变化,提出基础设施整合、要素流与空间协调、混合用地、存量规划等规划管理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空间流动性;智慧空间;社会化创新
[文章编号]1006-0022(2016)04-0011-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Space Flow And Planning Response Under Internet Impact/Xi Guangliang, Zhen Feng
[Abstract]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has created systematic impact on infrastructure,
socio-economy, resident activities, and affects the flexibility and flow of urban space. The paper studies the space-temporal compression and chang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tion and space, analyzes the impact of internet on residents, enterprise, public facility, and discusses the flow of smart community, smart office space, smart consumption space, and smart industrial space, and raises plann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infrastructural integration, element flow and space coordination, mixed land use, and built up area planning.
[Key words] Internet, Space flow, Smart space, Social innovation

0引言

      在知识社会创新2.0的推动下,“互联网+”成为信息技术深度发展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智慧城市”一起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被提出。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企业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89%。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应用,将对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社会结构和居民行为活动等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国外学者将信息技术对居民交通出行和实体活动的影响分为补充、替代、修正和中立四种关系[1]。移动信
息技术的出现,使居民活动的流动性大大加强[2]。信息技术对城市经济活动同样产生影响作用,信息技术作为内生要素,影响企业的地域空间组织,并促使城市职能和就业结构的改变,尤其是带来了生产性服务的灵活布局。同时,信息技术强化了空间流动性并提高了区位自由度,这对城市空间结构、要素集聚与扩散、职住空间关系产生了影响。因此,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城市要素系统呈现弹性组织、灵活布局和流动性变化的特征。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74]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