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6第02期 > 规划广角 > 艺术介入策略下的新农村社区营造—台湾台南市土沟社区的营造 |

规划广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艺术介入策略下的新农村社区营造—台湾台南市土沟社区的营造 |
赵容慧,曾 辉,卓 想 2016-03-02 14:57:15 |
|
【摘 要】新农村社区营造是新农村建设的延续与发展,体现了规划主体由物质空间向人文与社会层面的转变。文章以台湾台南市土沟社区营造为例,借鉴其培养生活美学、打造生态美感及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实践,提出艺术介入可以作为新农村社区营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居民为主体的多方参与是社区营造的核心,并构建了以艺术介入为策略、以多元伙伴为核心和以永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农村社区营造框架,同时提出农村规划在模式、方法及主体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大陆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农村社区营造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新农村;社区营造;艺术介入;多元伙伴;永续发展 [文章编号]1006-0022(2016)02-0109-07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New Countrysid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ith Art Strategies: Tugou Community, Tainan City/Zhao Ronghui, Zeng Hui, Zhuo Xiang [Abstract] New countryside community is an extension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it reflects the transition of planning subject from physical space to human and society. The paper takes Tugou community in Tainan city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life aesthetics and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roposes art can be an efficient method of new countrysid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Residents centered multiple stakeholders’ participation, art as a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ision compose the framework of new countrysid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s suggestions of countryside planning from model, method, and subject. [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rt strategy, Multiple stakeholde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0引言
我国自2005年开始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在村容村貌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自上而下的建设执行模式与地方实践相脱离,政策规划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同时长期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与城市产生的差距巨大,使得我国的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建设形式单一、地方特色流失、民众被动配合、政绩色彩浓厚及后续管理缺失等问题[1-3]。社区营造作为缓解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是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兴起的社区更新与改造运动[4],由居民自发组织,强调以人为核心,旨在提升社区物理环境的同时改善地方人际关系[5]。而新农村社区营造是对传统乡村建设模式的完善,是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最新形式[6],是农村走向永续发展的有效途径[7]。目前,我国大陆的新农村社区营造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选择[8]、建设方向引导[9-10]及规划思路创新[11-12]的建议较多,但成功案例实践[13]较少,更缺乏对具体营造策略、执行方法的研究。考虑到大陆与台湾社会发展轨迹的相似性[14],本文以台湾社区营造为例,提出艺术介入作为新农村社区营造的一种方法可发挥重要作用,以期弥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足。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82]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