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年第11期 > 规划师论坛 > 基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养老社区交往空间塑造
规划师论坛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基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养老社区交往空间塑造

陶舒晨,曹 康   2015-11-27 09:08:50
 

【摘 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逐渐缩小并主要集中于社区,社区交往空间成为老年人重建社交网络的重要平台。文章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分析老年人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非语言交往对促进老年人社区交往具有重大帮助;分析老年人非语言交往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并从视—动符号系统、目光接触系统、时空组织系统和辅助语言系统出发提出养老社区非语言交往空间设计建议。
[关键词]非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交往;养老社区;交往空间
[文章编号]1006-0022(2015)11-0029-05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Spatial Development Of Senior Community With Non-verbal Symbol System/Tao Shuchen, Cao Kang
[Abstract] Senior people activities usually happen in communities, therefore open community space is important for their social lif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factors of senior communication from psychology, biology, and society, puts forward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 for senior people social lif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f senior people, and puts forwards design strategies from vision-action symbol system, eye contact system, space-temporal system, and auxiliary verbal system.
[Key words] Non-verbal symbol system,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enior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space

0引言

      中国人口老龄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 242万,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3 755万,占总人口的10.1%①。不断上升的老年人口已成为城市社区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理上,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行动力下降,活动范围缩小并主要集中于社区;在心理上,身体的衰老和社会角色的丧失易让老年人产生焦虑感及抑郁感;同时,老年人在退出职业生活后,生活结构发生巨变,交际面变窄,社会活动参与减少。为了适应这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上的变化,需要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与社会及亲朋友邻的联系,而养老社区交往空间能够为这些联系提供平台。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44]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