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年第8期 > 规划师论坛 > 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游憩系统空间规划中的运用 |

规划师论坛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游憩系统空间规划中的运用 |
陶 伟,丁传标,古恒宇 2015-08-24 11:02:00 |
|
【摘 要】当今社会,休闲已由少数人的消磨时间行为转变为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物质积累与空间重构,使得现有的城市游憩空间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机械、离散的空间规划使得空间的主体性往往被忽视,空间中的社会逻辑没有得到清晰的阐释。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从空间中的社会逻辑和游憩空间场模型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句法视角下城市游憩系统空间规划的思路,重点从不同尺度的城市游憩空间规划、地方性游憩空间、游憩空间的改造与优化和游憩行为等方面讨论了空间句法在城市游憩系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以期为休闲时代下城市游憩系统规划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休闲时代;城市游憩系统;空间句法;规划实践 [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8-0026-06 [中图分类号]TU984.182 [文献标识码]A
Urban Recreation Space Planning From Syntax Viewpoint/Tao Wei, Ding Chuanbiao, Gu Hengyu [Abstract] Recreation has become a lifestyle of the majority people. Fast urbanization and spatial restructuring has resulted in shortage of recreational space. Rigid spatial planning has omitted the subject of space and twisted social logics. Based on space syntax theory, the paper studies the recreation system planning from social logic and recreation space field model. It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space syntax theory in different scale recreation space planning, re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recreation space, and recreation behavior organization. [Key words] Recreation era, Urban recreation system, Space syntax, Planning practice
1休闲时代下城市游憩系统空间规划呼唤理论的指导
1.1休闲时代的来临:城市游憩系统空间规划应具有重要地位
在休闲经济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游憩的需求日益增加,休闲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日渐突出,在我国休假制度改革的推动下,休闲经济的发展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内需和解决就业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作为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憩泛指人们日常的消遣、娱乐和社交活动;游憩空间指供人们消遣、游玩和社交的场所,是处于城市或者城市近郊,游憩者可进入的,具有休息、交往、锻炼、娱乐、购物、观光和旅游等游憩功能的开放空间、建筑物及设施[1]。游憩空间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公共属性,其目的是在引导、安排市民各种游憩活动的基础上,为市民提供方便、舒适、愉悦和安全的不同层次的游憩场所。因此,城市游憩空间规划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户外活动空间为对象、科学开发利用城市闲暇资源及不同层次的游憩场所系统、优化空间结构和提高城市空间价值的规划[2]。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游憩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游憩空间将不断扩张。 城市游憩系统空间规划具有必要性。首先,城市游憩系统空间规划会影响城市空间的塑造。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必然由大量互补、连接的节点构成[3],每个节点都对城市网络的发展产生作用。城市游憩空间并非独立于其他城市组件,合理的游憩系统空间规划将改善各类城市空间的品质。其次,城市游憩系统空间规划取决于市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市民游憩需求的增加,促使多样的游憩空间(如绿道游憩公园、游憩公墓)的产生,然而政府和公众并未给予城市游憩系统空间规划足够的重视,以显现规划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最后,在快速城市化的影响下,以GDP高速增长为核心的城市发展往往过度追求物质增长而忽视城市人文和精神家园的建设。城市游憩空间是以服务市民为目的的休闲空间,其建设符合市民的利益需求,有利于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8] |
[返回] |
|
|